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靠山吃山 靠竹吃竹(创业故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00:01 人民网-市场报

  张闪星的家在湖北省咸宁市横石镇,当地有上千万亩竹林,这里不少老人都会用当地的楠竹做成各式各样的日用品和工艺品。然而,这些老手艺随着时光的流失渐渐被人们遗忘了。1998年,张闪星做出了一个在乡亲们看来非常冒险的决定,她用多年攒下的三万元钱租下了一个废弃的厂房,投资生产竹制品。

  张闪星请来了几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这些老艺人的指导下,没过几个月,他们
的第一批竹制品就生产出来了。这些产品大多是碗、水杯、装茶叶的筒子等简单的日用品。张闪星带着这些产品去当地的各旅游景点碰运气,可由于景点客源不稳定,产品的销量并不乐观。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几个月,货卖出的不多,库存却越来越多。张闪星眼看就要支撑不下去了。恰在这时,第四届全国竹文化节在张闪星的家乡湖北省咸宁市召开。张闪星起初对这个文化节并没太多注意,只是因为进场费不高,她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她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一个小时的营业额就达到了5000元。短短几天的文化节,她几乎卖光了一年的库存。

  通过这次文化节,张闪星对整个行业有了相对清晰的了解,她结识了很多同行,发现有的厂家还在做出口生意,这对她颇有启发。文化节后,张闪星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生意。她意识到自己加工的楠竹工艺品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不仅工艺简单,而且产品十分单一。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投资开发更多高档次的产品。几个月后,张闪星率领工人自行开发出了竹简,同时又与一些知名老手工艺人签订了常年的供货合同,订购他们制作的竹雕。随着产品链的完善,张闪星也萌生了走出当地、走向全国的念头。经过比较,张闪星决定还是先到北京去拓展市场,因为她觉得北京游客多,购买力强,更重要的是北方不产竹子。张闪星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带着她的产品先后三次到北京做市场调查。当时北京市场上大多是一些玉器、景泰蓝、琉璃等工艺品,楠竹做的竹简竹雕还比较少见,多次考察坚定了张闪星开拓北京市场的信心,于是她租下了一处位于平安大街上正在

装修的门脸,准备开张。没想到的是,交了定金的门脸房却迟迟不能交付。 时间一天天过去,从老家发来的产品已经在火车站寄存了半个月,再加上吃住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张闪星决定不再等下去,她狠狠心,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大街上租下了一处仅10平方米的门面。

  让张闪星惊喜的是,王府井的大客流量使她的竹制工艺品销量大增。光临她商店的,还有为数不少的老外,针对这种情况她又立即生产出了英文版的竹简。没多久,她的月销售额就达到了数十万元。当初被迫租下王府井昂贵的房子,如今却帮助她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就在生意蒸蒸日上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好几个客户反映竹雕开裂严重,要求退货。为了不影响声誉,张闪星收回了所有开裂产品。她带着这些退货专程去请教家乡的老艺人,找到了问题根源——这是由于北方干燥的气候造成的。老师傅对竹雕工艺进行改进,从根本上解决了开裂问题。他们的产品也重新获得了客户的欢迎。

  如今,张闪星在北京开出了自己的第二家店。除了自己销售外,她还把产品送到秀水街、雅宝路等商场里让别人代售,拓展销售渠道。下一步,她还想把自己的竹制品卖到更多的北方城市。

本报记者 张子瑞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