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私募股权基金本质:为卖而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 00:01 人民网-市场报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目前世界各地的私人直接投资公司现金充裕,去年创纪录集资205亿美元用于投资亚洲企业,今年有可能超过这一数字,这些公司的管理层对中国市场发生的情况抱有实用主义的态度。

  据数据研究公司Dealogic的报告称,尽管中国采取了监管措施,私人直接投资公司今年迄今在中国的并购活动规模仍达52亿美元,远远超过2004年的7.4亿美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全球知名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凯雷基金规模庞大,还有强大的政商网络,现任主席为前任IBM总裁郭士纳(Lou Gerstner)。

  继2006年1月斥资4亿美元收购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部分股权后,又欲图收购徐工,如此大的跨行业并购,凯雷的投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

  在6月14日凯雷提供给媒体的新闻稿中,引用亚洲创业投资基金负责人祖文萃的话表示,凯雷主要投资于拥有杰出的管理层、良好的业务纪录、独特而经过考验的高效运营模式以及拥有广阔潜在市场的公司,“我们拥有至深至广的本地视野以及丰富的全球资源,可帮助中国企业家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6月14日,凯雷宣布为凯雷亚洲增长基金III成功筹集6.68亿美元资金。该基金将主要对中国、印度、日本及韩国等亚洲最重要的经济体系中增长纪录良好、处于扩展阶段的各行业优秀民营企业进行投资。基金在中国已进行的投资包括以2750万美元收购安信地板部分股权。

  据德丰杰全球创业投资基金高级副总裁沈文海介绍,私募股权基金营运模式的特色,往往是私人能够承担较高的风险,愿意冒险赚取更大利润,投资三个赔掉两个、赚回一个就好。

  买入运营不佳且管理不善的国有企业,然后再脱手赚取暴利——这曾经是凯雷以前在亚洲的收购案例。如凯雷当初在韩国金融风暴时买了韩国银行,从花旗银行挖角去经营,把银行的体质结构改善,不到3年就转手,赚了十几倍。2006年年初,被凯雷亚洲挖角、新到任的中国太平洋保险经营委员会主席潘 昌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当时郭士纳告诉我,卡莱尔投资太平洋人寿保险的金额高达4亿美元,是内地保险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案。而我要做的事情就是像他当年到IBM一样,重整企业。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通常要求5年要达到绩效,然后就会转手卖掉。”

  潘 昌还向媒体引述郭士纳的话称:“只要真能将太平洋保险重整成功,我相信很多人愿意买,可能卖给国际上更大的保险公司”。

  即使现在,凯雷亚洲联席董事总经理杨向东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收购太平洋25%股份的计划上,凯雷为收购这些股份斥资4.1亿美元,这是它在亚洲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投资。

  据一位熟悉凯雷的人士介绍,杨向东7月份以来一直在上海协助太平洋人寿工作,为它招募首席审计长和副首席财务长,调整公司结构。

  凯雷的创始人及董事总经理大卫·鲁宾斯坦表示:“投资者们的大力支持以及他们对凯雷的投资策略和过去表现的认同,令我们深感欣慰。凯雷亚洲增长基金是亚洲最大规模的增长基金平台,该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可以享受亚洲快速增长和优秀创业环境的投资良机。亚洲是我们全球业务的一大焦点。我们的投资专家覆盖各个行业,拥有庞大的经营和信息网络,我们力求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处于不同经济环境、不同行业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公司满足其各种资金需求。”

  北京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陈强副总裁表示:“私募股权基金找需要改革的公司投资,然后找这个行业最好的专业经理人来经营,给予优厚的薪酬,把公司重新整顿上轨道,再脱手给这个行业的专业机构。”(摘编自《中国经济周刊》)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