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温州钱,继续游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 15:21 南方周末

  □本报记者韦黎兵

  越来越多的海外温商渴望回国淘金,但和温州本地的资本一样,他们对于投资方向仍然感到迷茫。更多的海外资本则躺在温州的银行保险柜里,等待出路。

  “谁说上海、杭州等地炒房的资金都回来了?”7月底的时候,温州当地一家打火机
厂的陈老板颇为疑惑地说。

  温州游资回流的消息在两周前频频见诸报端,最直接的佐证是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统计———温州银行业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净增379.2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3亿元。另一个佐证则是温州民间借贷利率近期也同时下调。

  温州是浙江省东面的一座拥有700多万人口的城市,东临大海,三面环山。因地少人多,温州人一直有出外经商的传统,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温州商人群体,积聚了大量的民间财富。

  在过去数年里,温州大量的民间资本化身“炒房团”和“炒煤团”游走全国,一度被外界指摘为推高房价之罪魁而频遭诟病。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乐于听到这些游资返乡的消息。

  但温州人并没有这种感觉。据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一位领导介绍,温州银行业上半年存款增加事实上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利润的大幅度增长,二是外汇结汇加速增长。

  大量的温州民间资本,仍继续在外游荡。至少在温州人看来,这没什么错。

  海外温商加入游资阵营

  两周前,一批在欧洲经商多年的温州商人刚刚回到温州市。他们每年都要回国很多次,但现在,他们越来越迫切地想在国内寻找到淘金的机会。

  而从两年前开始,他们的大量资金就陆续存入温州的银行。“原来我们的钱主要存在瑞士和卢森堡,但欧盟统一后,要求瑞士、卢森堡公开账户,于是我们就把钱汇回国内了。”60多岁的王先生说。他在意大利经商已有23个年头。

  至于海外温商究竟将多少钱存到了温州本地银行,一位在巴黎做眼镜生意的蔡先生说:“在海外的温州商人至少有百万之众,你想会有多少钱?”

  上述两位海外温州商人在国内主要的投资方向仍然是楼市。王先生自1996年开始进入上海房市,2001年开始大规模投资,到现在他已经在上海拥有9套房子,其中4套是商铺,另外5套是住宅。

  在去年3月上海房价下滑之后,王先生开始大幅度向二线城市投资。目前,他在湖南、郑州、南昌、四川、杭州等地都已拥有多幢房产。

  他们热衷于投资国内楼市的原因是,物业既可以保值增值,也不用找人打理,省心省力。“华侨回国投资有很多失败的合作案例,比如办企业,在国内请的经理人随便都能拿发票来报销,我们没法监控。在国内很难找到可以信任的人帮我打理生意。”王先生说。

  尽管政府近来频频出台政策调控楼市,但蔡先生还是坚持认为,不管怎么调控,楼价还是要涨的。他在浙江义乌投资了多套商业物业,准备长期出租。

  楼市游资覆水难收

  温州的民间资本并没有大规模撤回的迹象,当地一家打火机厂的陈老板是这样认为的。

  3年前,他首次在上海陆家嘴购买了两套住房。当时,他的打火机生意受到一次性打火机的冲击,利润下滑。于是,他产生了将手中闲钱投资房产的想法。

  他投资楼市的方法很简单:一是买中高端的住宅,再就是长期持有。2004年,他在上海浦东再次购入3套住房。

  直到去年3月,上海的房价逐渐回落,他果断将两套在江杨路的大户型高档住宅出售,回笼了300万资金。而剩下的3套住宅,即便在国家调控楼市政策频频出台之后,他也并不打算出售。“温州人投资是很稳的,我的朋友们基本上都是量力而行,很少有超出承受能力的投资,不会拿着贷款去投资房产。”他说。

  据他判断,温州炒房资金撤出房市的不超过两三成。“现在即便是你想卖,也未必有人要啊”。

  《温州晚报》房产部总监董文远也认同这一看法。他所在的这个部门从2001年就开始组织外地购房团,其组织的购房团人数达四五千人。“我与投资人接触下来,感觉因宏观调控被迫撤出房市的资金顶多有一成。”董文远说,“已经出货的资金,在宏观调控之下可能选择观望,这部分资金可能占进入房市资金总量的两三成。”

  为什么温州人对于

房地产还这么有信心呢?温州百盈房产营销策划公司张和平总经理解释说,这和温州房市持续升温有关。在九部委90平方米限制政策出台后,大户型房价不降反升,这成为温州人判断房市走势的一个重要依据。

  除了炒煤,还炒金银

  煤矿是温州资本另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在温州,很多人都曾入股加盟“炒煤团”。郑师傅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温州平阳县敖江镇的一位理发店店主,2002年在大舅子的鼓动下,他投资四五万元入股,和其他资金汇集在一起,在山西临汾买了一座售价500多万元的小煤矿。

  这项投资使他颇多斩获。“第一年分红,每1万元分红1万1;第二年分红9000;第三年分红5000;第四年煤挖得差不多了,我们就卖了矿回来了。”他说。

  但他的大舅子并没有回来———继续在山西大同以8000万元的价格买下一个煤矿,之前手续办了3年,拖到今年才投产,他今年还在那里继续追加投资。

  据温州平阳县当地人透露,那些已经从煤矿赚到钱的,或者撤离煤矿的资金,目前多数已经转战云南、贵州、湖南、河北等地,开始投资于当地的金矿、银矿、铜矿、铁矿以及其他有色金属的矿山。

  “回到温州观望的也有,但好像不多。”郑师傅承认,自己就是观望的一员。

  即便是这些观望的资金,也没有被逐渐由熊转牛的中国股市所吸引。

  “温州人对看得见的房产、矿山兴趣浓厚,但对股市一直兴趣不高。”申银万国温州营业部总经理瞿炳建透露,虽然上半年股市火爆,申万温州营业部的客户资产增长了120%以上,客户保证金从3000万增长到2.5亿,但股市资金的绝对量仍然很小。

  据温州

证券期货协会会长林奕茂提供的数字,温州有740多万人,但今年上半年股市开户量只增加了5000多户,客户保证金也只增长了7.7亿,达到10.8亿,期货业的保证金只增加了6000万元。相对于庞大的温州民间资本,投入股市期市的,尚是九牛之一毛。

  游资难归转型温州

  在温州这个地少人多的城市,温州民间资本似乎注定了就是四处游荡的宿命。

  2004年11月,温州新任市委书记王建满上任后,开始强力推行以“企业大型化、产业重型化、资本外向化”为特征的温州新政。

  去年初,王建满带领温州市实施了以发展大型企业为主导思想的“12345”工程,以引进外资为主导的“一号工程”和以促进重型化为目的的洞口县

化工基地项目工程,并给予了这些重点工程以政府产业规划和用地等重要的政策支持,甚至规定了不再向规模在1000万以下的中小投资供地的严厉措施。

  于是,原以拥有一个“无为政府”而著称的温州,开始在政府“有形之手”作用下开始转型。

  “新政”之下,土地这一最稀缺的资源迅速向龙头企业聚集。在瓯北,温州本土企业良精集团获得70亩的土地供应,温州籍商人邵联勤的服装龙头企业上海斯尔丽甚至获得多年来求之不得的50亩优惠价格土地供应。但是资源向优势龙头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的聚集,使得土地本就奇缺的中小资本在温州本土失去发展机会。“温州人的故乡情结还是比较深的,只要温州有机会,温州资本肯定是愿意回来的。”奥康集团一位人士表示。但实际上,因为不是鼓励发展的产业,连奥康这样的龙头企业也得不到土地供应。

  “招来了女婿,气走了儿子。”温州泽雅工业区一位眼镜生产商遗憾地说。

  (注:在温州采访期间,大多数采访对象都要求不透露自己的姓名,因此文中部分人物隐去了具体姓名。)(P1174341)

  

温州钱,继续游荡

  哪里能赚钱,哪里就有温州民间资本的身影。Phototex/图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