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发改委经济所副所长吴晓华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 18:09 新浪财经

  2006年8月7日-8日,由品牌中国产业联合会、中国国际公关协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全国工商联宣教部、新浪网、经济观察报、中国企业家杂志、慧聪网、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分众传媒、航美传媒联合发起主办的“爱国者”品牌中国总评榜(1980—2005)暨2006年第二届品牌中国高峰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以下为发改委经济所副所长吴晓华演讲:

  吴晓华(发改委经济所副所长):

  各位下午好!品牌是非常个体、微观的行为,是市场营销的概念。宏观问题又涉及到微观问题,这又是品牌现实的追求。2004年,海尔进了100位,海尔老总给中央很多领导写了信,包括我们受到的批示就很厚,这一系列的批后开始涉及到品牌问题。政府品牌的宏观管理,为什么比外国晚10年,不是你笨,我笨,主要是我们的体制、政策有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宏观部门要关注微观问题,要研究品牌的宏观管理。现在在品牌的微观管理,品牌的宏观管理非常多。

  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的主题非常好,我们在2004年到广东

东莞调研的基础上,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东莞这次也被评上品牌城市。在这两次战略的背景是,珠三角是导向型的经济。珠三角的结构不是一般的调整,而是脱胎换骨的调整,要创新,走品牌道路。十六届五中全会也提出自主创新,大家一定要站在全球眼光、国际视野、强烈的忧患意识,宽广的世界眼光。自主创新主要是技术创新,是自主品牌成长的微观基础。

  品牌战略推进的问题,现在主要的问题集中在整个社会处于浮躁状态,都说品牌是一个系统工程,品牌设计、品牌生产,品牌服务、品牌营销,没有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我们热衷于炒作,很多品牌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没有了。

  品牌贵,大家都说缺乏国家战略,但是我们到底是走向什么目标,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手段,谁也说不清楚。出口品牌占到10-20%的比例,一批国内有知名度,一批又是国际有

竞争力,就是这样的概念,我们缺乏明确的部门来抓这件事。

  品牌性的问题,对于农业品牌的推广、服务业,许多的老字号都没有很多人关注,缺乏权威的规范性。很多政府部门也叫屈,但是我们退出谁来搞这个事?确实是这样。我们也搞了中介机构,但是没有人来做这个事,政府只能来做这件事基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不代表官方的,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首先要明确品牌今后发展的规划,要明确目标,整合措施,政策资源。

  一定要紧紧下大力气,必须要扶持一批规范的技术群,离开的中介机构的成长,我们的品牌很难成长。中国特殊的国情,包括在东莞,各个部委都在协调,不管怎样,我们感觉到这个品牌从上到下,这种观念也是深入人心。我相信政策资源肯定会改变,品牌中国一定会尽快实现的,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78,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