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从巨亏到“冠军”:中国重汽浴火四重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 09:26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曾业辉李小千

  离济南25公里有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名为章丘,有一处清泉圣地因泉脉众多得名百脉泉,一代词宗李清照年轻时就曾定居于此。6月中旬,记者驱车从济南去往章丘,一路可见很多工地都在施工,一派繁忙景象,中国重汽的“心脏”——济南动力公司就位于章丘明水经济开发区内。

  在济南动力的装配车间,记者看到一边是机器轰鸣,一边却是纤尘不染,蓝色通道上甚至光可鉴人,所有的来访者,都要求另外穿上鞋套。在活塞、连杆总成线上,年轻的李绪省告诉记者,他每天要完成90多台发动机的活塞装配;上防护工序的王晓昆则说,有时日均要超过100台,甚至周末都要加班……采访中,记者所见员工都精神焕发,说起收入时,大都点头笑笑,“还不错”。

  眼前所见的一切,很难和一个曾经巨亏90多亿元濒临破产的企业联系起来。2005年,在全国重卡市场下滑36%的形势下,中国重汽实现产销4.5万辆,销售收入230亿元,并夺得300马力以上重卡销量第一、重型牵引车销量第一、装备10升以上

发动机重卡销量第一3项冠军。2005年9月,重卡市场占有率由重组前的4%提高到28%,重新夺回阔别已久的重卡行业第一的宝座。

  濒临破产到行业冠军,这其中究竟蕴藏着什么?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在“十一五”期间,中国重汽又是否能延续辉煌?

  风雨历程

  “没有马纯济破釜沉舟的气魄和蔡东务实求变的闯劲,就没有重汽今天,这点员工们都很服气。”作为一位老重汽人,中国重汽宣传部副部长倪桂祥亲历了重汽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黄河JN150曾激励了整整几代重汽人,而黄河重卡也曾一统市场几十年,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企沉疴积重难返,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到1999年,企业亏损高达80多亿元。2000年8月18日,财政部下文,将重汽集团的相关资产下划给山东、陕西、重庆,山东部分分立破产重组。到2001年1月18日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时,原重汽集团负债总额129.67亿元,累计亏损超过90亿元。回首过去,倪桂祥仍感叹不已。

  2001年1月马纯济卸任济南市委副书记回重汽出任董事长时,重汽已是千疮百孔:机制与市场脱节、管理混乱、产品积压、人心涣散、人才流失。

  “马纯济来时工人已经连续13个月没发工资,欠养老金、欠银行的本利在行业内是全国第一,当时很多工人上街把街都堵了。”倪桂祥说。后来从财政借了300万元,从银行及其他渠道又筹集了1500万元,与原资产脱钩,封闭运行,就靠这点钱重新起家。当时重汽有8.5万人,但年产量还不到1万辆,当时订了19项政策分流了5万多人,压力可想而知。

  当时马纯济提出“一年持平,两年盈利,三年大发展”,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倪桂祥介绍,重汽复兴的关键是实行了“四个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上下一心,形势很快就有所扭转,产销量从2001年的7800辆迅速提升到2004年的4.5万辆;2005年市场大滑坡但也保持了4.5万辆。

  “短短5年时间起死回生而且做到行业前列,真的很不容易。”倪桂祥说。

  借势扬帆

  “目前,重汽的发展已经步入第二阶段,将依托‘四大战略’的实施,全力推进企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中国重汽有关负责人介绍,“四大战略”是指科技领先、低成本、区域化、国际化战略,目标是打造国际品牌,成就世界知名重卡企业。

  在苦练内功的同时,中国重汽崛起的另一个因素是加强合作,借势扬帆。

  2003年6月9日,中国重汽与沃尔沃投资16亿元成立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同步生产欧洲最先进的FM系列重型汽车。在沃尔沃项目的带动下,美、日、韩、比利时等国企业纷至沓来,目前与中国重汽建立配套关系的企业已达十多家。

  2004年10月,中国重汽推出了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HOWO系列重卡,迅速成为国内重卡中高端市场的主流产品,2005创下一次性出口海外1万辆的业界记录。

  在发动机方面,中国重汽与沃尔沃、一汽也展开合作。此外,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联合开发的金王子系列中重型卡车,目前也已形成年产万辆的能力。

  目前,中国重汽整车产品已从斯太尔一个平台,变成了HOWO、斯太尔王、斯太尔、金王子、黄河、豪骏、豪运等8大系列,从78个车型变成了现在的1700多个车型,产品布局全面铺开。

  巩固发展

  面对风云变幻市场,能否保住行业第一的位置,关键是要进一步夯牢基石,同时不断创新。

  与潍柴动力分手后,中国重汽开始全力打造自己的重卡“心”,2006年4月18日,投资近10亿元的济南动力在章丘正式投产,再加上杭州发动机厂的产能,每月能达到7000台的产能,基本可以满足装配需求。

  据济南动力的杨永启介绍,在自主研发方面,对发动机的喷射系统、进排气系统、电气系统、燃烧系统、冷却系统等8方面进行了17项技术改进;在生产制造方面,采用了柔性生产模式和国际最先进的制造工艺设备,如缸体加工生产线、国内最先进的NCK2000发动机测控试验台、国内最先进的发动机涂装线等;技术提升方面,主要部件均采用国际知名品牌,如斯威茨增压器、德尔福油嘴、马勒公司活塞、米巴瓦连杆瓦等。

  目前,中国重汽整车装调质量已达到AUDIT评审分值在480分以下,接近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发动机大修里程已达到80万公里以上。节油、排放方面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下半年,将推出装配欧Ⅲ发动机的重卡。

  此外,记者还在现场看到,紧挨着济南动力的国内第一家汽车发动机再造公司——济南复强动力公司也已投产。据公司副总经理姜在先介绍,复强公司是与英国Lister Petter公司合资,目前已具备1.5万台套的产能。

  在市场拓展方面,区域化和国际化战略并行。在国内,针对地域性特点的不同为客户“量体裁衣”:在浙江推出ZL319092“浙江自卸王”;针对东北市场耐寒性要求较高开发出“绥中王”;针对山西、内蒙古市场推出“晋北王”,销量较以前迅速增长。

  在国际化方面,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2005年,中国重汽出口汽车超过4500辆,相当于2003年的110多倍。2006年2月21日,中国重汽与伊朗汽车制造公司签下3.5亿美元的重卡出口合同,成为国内汽车业单笔金额最大的出口合同。

  按合同规定,2006年将向伊朗出口1万辆HOWO7系列重卡,此外,中国重汽将在未来10年内以每年5%-20%的递增速度向伊朗销售汽车。

  新的挑战

  据中国重汽总经理蔡东透露,2006年上半年,中国重汽共产销各类汽车31303辆,同比增长34.78%,市场份额上升至20.41%;出口3255辆,创汇1.26亿美元。从数据分析,发展势头相当迅猛。

  2005年9月,中国重汽夺回行业冠军宝座,但仅是单月冠军,从总量分析,目前仍屈居第三,不过与一汽、东风的差距已经很小,从发展态势看,夺得真正的年度冠军,并非没有可能。

  今年上半年,一汽重卡累计销售33933辆,虽是“头牌”,但同比下降了10.58%;东风重卡累计销售33375辆,同比下降达30.18%;而中国重汽虽然以31303辆的销量居第三,但同比增长34.79%。一增一减之间,夺冠的可能性大增。

  目前,国内重卡市场已经逐步摆脱2005年的颓势,但重卡总量少,相对波动幅度大,增势目前仍很微妙,也不可盲目乐观。上半年,重型货车产销分别为11.49万辆和11.1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0.47%和2.28%,加上半挂牵引车,重卡市场累计销售15.3万辆,增长5%,低于商用车7.71%的增速。

  另一方面,陕汽集团、

北汽福田和重庆红岩的增势也比较明显,上半年分别增长71.8%、36.06%和35.18%,分羹效应下,可能对市场份额分配产生影响。此外,油价、节能技术、出口及国家政策都可能使市场产生波动,正因为差距很小,争夺将更趋激烈,今年或近期能否夺冠,对中国重汽是一个挑战。

  中国重汽已经确立了“十一五”目标,到2010年,重型汽车产销达12.5万辆,并实现三个三分之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行业的三分之一;全部产品的三分之一进入国际市场;新产品占全部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市场最有发言权。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