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解决资金过剩 激励消费是根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 11:34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正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准备金率、汇率和利率等手段都难有大作为。只有增加国内消费,才能把流动性大量吸收掉。

  今年上半年,国内资金过剩的局面愈演愈烈,贷款飞增,存款增加得更快。收紧流动性成为2006年货币政策的主旋律。从4月28日贷款升息起始的紧缩货币政策,已经有了越来越频繁的迹象。在短短一个月内,央行分别在6月16日和7月21日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但流动性依然充裕。“流动性过剩”已经发展为“流动性泛滥”。央行的调控力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7月26日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并呈加剧之势,货币信贷投放仍然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这预示着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整体上会进一步收紧。

  准备金率政策收效微

  1998年到2002年间,为了防通缩,央行制造了大量流动性,维持了低利率环境。具体表现就是利率大幅度下滑,之后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但货币政策并没有随之调整。很多银行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了一年的贷款任务,贷款投放已经快到无法抑制了。衡量流动性的M2与GDP的比例,美国只有80%左右,在中国却超过160%。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幅为10.9%,通胀率1.5%,而M2则超过这两个指标之和6个百分点,显示出明显超额的货币供给。

  钱多自然便宜,低成本资金成为投资高涨的最大刺激因素。今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3%,创下近3年来最高增幅。在投资拉动下,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结束了连续7个月同比下降的局面,在5月份开始回升,6月份涨幅提高到6.4%。由于资金太多,以往楼市和股市,一个热另一个就冷的现象现在也不再出现了。并购市场、

房地产市场钱都很多,风险投资基金在中国也异常活跃。

  央行前不久上调了准备金率。但据悉,各大银行现在持有共计约3万多亿央票存量可以随时变现,对准备金率调整政策有极大的缓冲作用,特别是在央行还不能容忍货币市场利率飙升情况下,准备金率政策效果非常有限。

  升值加息两难

  而且,国家统计局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仅5月份一个月流入的热钱就有125亿美元,今年2-5月份热钱流入超过230亿元,而央行对此进行对冲操作,意味着要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经济学家的测算表明,为了维持

人民币汇率稳定,今年上半年,央行每天至少要收购8亿美元,这意味着每天释放60多亿元人民币的高能货币。以接近5的货币乘数计算,每天货币将增加300亿元。按照目前的顺差、FDI和热钱流入速度,每个月央行被迫新投放的基础货币大致就相当于调高一次0.5%的准备金率所收紧的货币。

  所以,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正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

  流动性从过剩到泛滥,原来国际上一边倒地高呼的

人民币升值,现在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响应。但简单的加速升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吗?按照三元悖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和资本账户管制,央行在三个目标中只能取两个,从目前来看,汇率稳定在权衡中占了比较大的分量,就暂时顾不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升值不行,那么加息又如何?贷款加息可以抑制投资过热,存款加息可以防止资金流入房地产和股市,造成资产泡沫。但央行一直对加息缩手缩脚。这是因为,加息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实体经济,况且目前中小企业不太会考虑贷款成本,只要能借到钱。但最重要的是要保证一定的利差。这和汇率的目标是冲突的,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激励消费吸收流动性

  因此,在“汇率压倒一切”的底线下,无论是汇率还是利率等市场手段都无法动用。

  要解决流动性,从根本上是要内外平衡,调整出口导向的政策,比如调减甚至取消出口退税,不要再盲目地招商引资。解决国际收支平衡,根本出路是国内平衡。对外不平衡对应的就是对内不平衡,肯定是内部不平衡为主,是基础,是根源。外部不平衡是一个表现,是一个结果。恰恰是因为国内流动性过剩,过剩才会往外走,如果国内消费了,还有多余的东西供国外消费吗?从现象上表现出国内卖不掉,卖到国外去,本质上实际在国内,出口实际上就是国外需求来弥补国内需求的不足。因此,增加国内消费才是正道。用消费把流动性吸收掉。消费增加了也就是从根源上解决了储蓄过多的问题,也会解决流动性过剩。京察

  (卓珩/编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