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禁播令下 电视购物业走入死胡同还是浴火重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 10:29 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8月6日专电(记者陈冀、俞丽虹) 广电总局、工商总局日前联合下发的《关于整顿广播电视医疗资讯服务和电视购物节目内容的通知》自8月1日起生效。通知要求,所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暂停播出介绍药品、医疗器械和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占有一半以上市场份额的这五类产品遭禁,引起了行业剧烈的震荡,中国电视购物业将走入死胡同还是浴火重生?

  禁播令是封杀令还是分水岭?

   电视购物业在我国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珠江电视台在全国率先推出电视直销节目;1995年,国内首家电视购物公司--北京电视台BTV电视购物创建。短短几年后,全国开办电视购物节目的电视台达到数百家,销售规模几十亿元。

  然而,“产品热衷炒作概念,新品开发跟风摹仿,宣传介绍夸大其词”几乎成了该行业的公众形象。在中国消费者协会近年的“全国投诉情况分析”中,该行业屡登黑榜。

  据业内人士介绍,全国目前有400多家电视购物公司。禁播令对单一销售这五类产品的电视购物公司是致命打击,如经营医疗产品电视购物的企业就将减少至少几亿元的收入。估计有两成左右的电视购物企业将面临淘汰。

  专门代理电视购物广告时段的广告公司也十分着急。广州一家广告公司的刘江经理说:“电视台‘垃圾时间’的价格开始下降,短期最高降幅已达到一半。”

  然而对于一些操作规范的大型电视购物企业来说,禁播令可能会成为行业发展的“分水岭”。淘汰不具备实力、不惜违规操作牟取暴利的企业,将给具备规模的诚信企业腾出更多市场空间。

  橡果国际新闻发言人蒋宇飞对媒体表示,由衷欢迎禁播令,禁播令有利于净化市场,重建消费者的信心,对行业是好消息。

  悄然转型能否赢得发展空间?

  从“营销不设限”到“五类产品为禁区”,旨在净化行业的禁播令被很多国内电视购物企业喻为“盛夏里的寒冬”。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企业积极自救,悄然转型,以期尽早赢得生存发展空间。

  ——产品转型

  对于不愿放弃荧屏营销的公司而言,在坚守阵地的同时,都将重心转到产品转型上,如大力拓展剧院票务、旅游、汽车等领域。与此同时,一些品牌企业的拳头产品越来越青睐电视营销,为电视购物业提供了更大的商机。

  上海东方CJ和太平人寿保险日前签署了保险产品代理合作协议。上海东方CJ总经理金兴守称,电视销售保险在韩国虽然只有短短三年的历史,但这一渠道的保费收入已占保险公司总保收入的2%,且一直保持着近100%的年增长率。因而,上海东方CJ率先在国内介入销售人寿保险的领域,虽然业绩目前还无法确认,但从太平洋人寿接到的反馈信息来看,前景非常乐观。

  ——深度整合

  目前传统电视购物公司还是依靠简单的天上广告、电话成交、订单确定、EMS配送收款,这种业务流程成交率低、退单率高。

  一些大型购物公司已开始将电视直销、地面渠道分销等模式进行深度整合,合力而为,即在电视直销的同时加强地面网络建设。如上海东方CJ除了电视之外,还利用网上商务和会刊方式进行销售,开展家庭购物业务。

  有的购物公司则增加了在商场设立电视专柜的力度。“有专门的门店能让消费者感到产品一旦有问题,可以有处可诉,并且给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安全感,从而解决了消费者的信任问题。”在广州市东山百货公司开设电视购物专柜的一位负责人说。

  “行业整形”能否带来光明前景?

  在韩国、日本,电视购物已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美国则为8%左右。中国广告协会电视委员会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60000亿元,而电视购物所占的份额仅为0.1%。

  虽然备受争议、指责不断,国内电视购物业的巨大增长空间仍然使外资纷至沓来。

  韩国大型电视购物公司与广东、上海等地电视机构合作,推出了“现代家庭购物频道”“东方CJ家庭购物”等。美国一家电视购物公司则与北京BTV电视购物签订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台湾东森电视购物也准备加快进入祖国大陆市场的步伐。

  “外资接踵而来,表明中国电视购物行业,仍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上海市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齐晓斋分析说,电视购物企业不需承担日趋昂贵的门店租金、商场进场费等费用,且不受经营地域的限制,而且可看到产品的立体动态画面,容易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调查发现,中国家庭喜欢看电视,电视广告对中国消费者最起作用,也有利于电视购物行业的发展。“中国消费者购买方式研究”课题组的调查也表明,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未来可能会使用电视购物等无店铺的购买方式。

  “可以说,中国电视购物业目前是‘万事俱备,只欠诚信’。而其大好前景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行业整形’后,能否重拾诚信。”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陈信康指出。

  业内专家认为,频道设置专业化是国际惯例,利于管理监督,避免一些企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完)

  丰胸减肥等电视购物广告为何能够大密度长时间播出,又为何屡禁不绝,它的“生命力”来自哪里?记者对背后的利益链进行了调查。

  一位从事电视购物5年的业内人士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透露,传统电视购物通过向电视台购买时段的方式来销售产品,这加大了它的成本,也直接导致它销售的产品都是利润率很高的产品。这样打造出来的“名牌”往往要通过一系列专业的“运作”。

  减肥、丰胸、增高、药品、医疗器械五类电视购物节目跨过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工商总局8月1日生效的“禁播令”,其疯狂势头直至2日凌晨仍在一些电视台热播不歇。这样的事情居然发生了!让人不能不问个“为什么”。

  丰厚的经济利益是背后的强大推动力。以减肥产品为例,据一项市场调查,去年我国减肥产品的销售额已高达600亿元,平均毛利47%。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不高,大量的投入花在广告和电视购物节目上。这意味着,这个不太健康的产业快速发展,一些电视、广播等媒体是重要获利者。如果有的媒体在经济运转层面对五类电视购物节目产生了依赖,一个禁令就让他们止步的想法的确太天真了。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