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1600点争夺无意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 15:32 南方都市报

  1600点争夺无意义

  调整底线参看两点:千五附近的跳空缺口和中行的发行价

  ■大势研判

  目前大盘在1600点位置缩量振荡,媒体或网络上关于股指走势的讨论,也有很多是围绕1600点这个整个关口的争夺。但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千六这个整数关口的支撑作用没有太大的意义。预计股指可能在这一位置进行短暂的争夺,但短期内市场的盘跌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大盘的调整有它的目标位置,但应该不是现在这个位置。

  机构处于迷茫状态

  上证股指在前期一举突破1700点之后突然出现了调整,问题出在哪里呢?从最直接的因素来看,股改接近尾声,市场失去了持续的题材推动,新老划断之后新股扩容的速度过快过密,打破了多空维持均衡的能力。而从更深层的因素来看,则是一种迷茫的、不知所措的状态。

  这种迷茫是代表市场主体的机构的迷茫,这一点从市场热点的杂乱中就可以看出来。上涨行情先后运行了一年多时间,处于产业链起点位置的资源概念股一直是最强的热点,从业绩来看也是增长最快的行业。而行情运行到现在,相关产业热点

股票上涨的周期已经相当长,但却找不到可以替代的建仓主流品种。

  这几年的每一轮阶段性上涨行情,其主流热点都是跟随其产业热点在走,汽车、钢铁、煤炭、大盘蓝筹(说穿了就是重点国企)、有色金属在这几年中先后成为机构推动行情的重要工具。到2006年年中,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数字超过了两位数,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达到了29%。这些数字看起来虽然很好,但生产资料以及

房地产价格上涨过速,已经到达一个难以维持的状态,产业分布的结构性缺陷越来越明显,不可避免地面临更加严厉的调控措施。

  现在面临的情况是,目前增长最快的热点产业即将面临比较严厉的调控措施,而产业经济中的下一个增长热点还不明朗。同时,各大机构的主流仓位品种已经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上涨周期,到了该切换也必须切换的时候,但却不知道向哪一个方向切换,机构也处于迷茫状态中。

  短期内无热点接应

  这几年最热的资源开采行业的利润增长明显超过了其它行业,也成了股市中的热点。这种情况对于这个产业本身是一个好事,但对整体经济不利,因为资源价格的提高可以说抬高了整个产业链的成本,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这个热点在后市可能受到产业政策的抑制,很难再成为持续性的主流热点。那么,其它的替代行业热点呢?

  从基金中报来看,处于产业链另一端的商品零售行业加仓幅度不小,那么有没有形成新热点的可能呢?这个行业成长性确实很高,但同时也是受外资冲击最严重的。像大商、苏宁这些公司虽然不错,但相比之下数量太少,而其它大多数零售企业竞争能力并不强,且价位已经炒高,短期内需要调整。

  从国家政策扶持的角度看,装备制造业可能是一个选择,但短期内这一行业很难从业绩成长角度获得实质的支撑。装备制造业目前仅仅是一个好的短线题材,很难成为长期的市场热点。而且,这一行业在股市中缺乏有号召力的龙头,如工程机械行业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徐工、三一,在基本面或技术面都还有问题。这一行业有可能成为下一轮行情的热点,但不是目前行情的下一个波段,而是真正的下一轮行情。

  调整的底线在哪里

  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热点出现,整数关口的争夺就没有意义,1600点可能在股指调整的过程中起不到什么作用。这一轮调整的目标位在哪里,首先要判断调整的性质,假如这一轮调整是一个阶段性中期调整的话,那么是可以预测位置的。

  上证股指从4月28日到5月9日连续形成了两个跳空缺口,技术上是典型的脱离建仓成本位置的逃逸缺口。假如调整行情不是逆转行情,那么这两个缺口就是重要的技术支撑,位置在1500点上下几十点。

  之所以从技术面来看,是因为现在市场的环境很复杂,甚至可以说很乱。在环境杂乱的情况下,最好的选择就是回归盘面,去分析量价配合的本身。现在二级市场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那就是盘中反弹缺乏量能。投资者可以跟踪市场量价的变化,什么时候这个特征改变了,盘跌才会真正结束。

  当然,从管理层的角度看,本轮调整还有一个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如果调整到发行价附近,可能是政策面承受的一个底线。——当然,我们不希望这种情况出现。大摩投资徐胜治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