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广东上半年中药进出口贸易逆差扩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 10:55 南方都市报

  记者近日获悉,汕头海关最新统计显示广东中药进出口贸易逆差在不断扩大。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出口中药481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1%;而进口中药则高达5957万美元,增长3.1%,今年上半年中药进出口逆差总共为1143万美元。

  欧盟新法案带来尴尬

  据悉,欧盟于2004年4月出台《欧盟传统药品法案》,要求对欧盟市场出口药品的生产厂家,在2005年10月之前出口药品的质量必须符合欧盟药典标准。由于中药原料成分特殊,中国企业很难提交精确科学的药检报告,因此在欧盟新法案出台后,出口欧盟的中药锐减。去年广东对欧盟出口中药由前年的562万美元锐减至154万美元,今年上半年仅为84万美元。

  日韩抢占专利现象严重

  中药走出国门,已经喊了很多年,国内中药企业也在为之不懈努力,但目前还没有看到显著成效。原因有内有外。首先是中药由于其成分复杂,难以像西药一样标注清楚一些“有效成分”,加上质量难以严格监控等,进入西方药品市场仍有很高的壁垒,在美国只能作为食品或食品添加剂使用,难以进入每年消费额达1800亿美元的药品销售领域。其次,以日、韩为代表的“洋中药”借助其自身优势大行其道,占领了国际中药市场上较大的市场份额。

  中药国际化可从“小”做起

  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叶文才教授指出,中国传统中药多为复方,产地、采摘时间等因素变数大,中药现代化开发程度尚未成熟,导致药品说明书化学物质成分难以明确,也难以达到西方国家的细化、量化要求,阻碍了中药国际化的发展。

  叶文才建议,今后国内企业可多开发西方国家感兴趣的药品,如剂型小一点的、包装现代一点的;做好说明书,把药品成分详细列出;提高中药提炼纯度,把好质量安全关,进一步提高指纹图谱技术等。另外,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对中药单体有效成分的研究也在逐步加强。“这不是故意去讨好老外,有那么大的市场在那儿,为什么不去争取呢?”

  本报记者李亦菲

  实习生谭敏仪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