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汇率避险工具受中小企业青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 00:56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小企业更需正视汇率风险

  自去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趋势虽较平缓,但一路上扬的汇率仍令大量中小企业主叫苦连天:本来产品竞争能力差,企业利润低,不少企业年利润仅有2%-3%。一年辛苦下来的利润,竟不够补贴汇率变动带来的损失。

  除了核心竞争力不强、议价能力较弱等固有缺陷外,中小企业受损较多的原因还在于,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人才,小企业对金融衍生产品了解较少,影响了汇率避险工具的运用。

  上海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业务部总经理孔林坦言,去年7月以后,他们公司基本不接国外客商的远期订单。以往,他们会与客户签订一年的合同,现在只接3个月以内的短单,这是因为他们对未来的

人民币汇率走势一点把握都没有。

  银行方面的说法证实了这种情况。工行上海分行某支行国际业务科科长表示,汇改以来,该行的远期结售汇等避险产品的业务量不断上升,但是这与国内大量的小型贸易企业相比仍是九牛一毛。目前希望借助银行规避汇率风险的仍是交易量大的大型企业,很多经营小商品出口的小型企业仍然缺乏避险意识,漠视汇率风险。

  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对此亦有反映。7月15日,德豪润达发布中期业绩预亏公告。通过公告可以看到,造成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人民币对美元有所上升。

  无独有偶,另一只中期业绩也已经预亏的飞亚股份,早在一季度业绩报告中就明确指出,

人民币升值就是导致公司利润空间遭到挤压、毛利率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可见,汇率的波动对于这些主营出口业务、公司规模又相对较小的企业来说,冲击相当明显。

  各银行应势而动

  针对汇率风险,早在今年年初,央行即提出,商业银行应适应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新形势,抓住外汇市场快速发展和企业汇率避险需求迅速增长的机遇,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外汇避险产品。而在上周举行的“汇改后中国金融创新与应用”高层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强调,在最初企业不理解规避汇率风险需要支付费用的初期,银行可以先用无偿服务做示范,再过渡到让企业接受有偿服务和“管理风险是要付出成本的”理念。

  面对形势变迁,银行也确实在此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近期推出的“出口权益达”,就是该行针对客户在出口贸易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扰和难题,专门打造的功能强大、方便实用的贸易融资综合解决方案。而“信用花园”等系列企业

理财产品,则是给企业留存闲置资金提供保值增值方案,帮助小企业规避外汇资金可能遭遇的汇率风险。

  光大银行则专门推出进口付汇增值和出口收汇保值业务,据光大银行投资部有关人士介绍,进口付汇增值业务是指对有即期进口付汇需求的企业向银行申请全额人民币质押,银行给予其短期美元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直接对外付汇,并利用掉期交易,锁定美元贷款本金的购汇汇率,从而使进口企业有望获得一定的掉期交易利率差带来的超额收入。

  此外,为了满足出口企业防范人民币汇率升值风险的需要,该行还推出出口收汇保值业务。据介绍,这一业务是指出口企业在银行办理由结构化金融产品组合成的远期交易。当美元/人民币未来汇率波动幅度在一定范围内时,企业可获得交易收益并以此弥补因人民币升值造成结汇损失的一种保值交易方案。业内人士称,这一方案适合于未来一年内有美元收入且需要结汇的企业,同时企业预期人民币将再度升值,但幅度仍较为温和。

  福费廷业务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王先生是上海一家专营服装类产品的小型贸易公司业主,公司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其中85%为出口业务,15%为进口业务。该公司出口的客户主要分布在欧美地区,常用远期信用证作为结算工具,而进口一般采取到银行开立信用证方式,因无银行给予的开证额度,就需提供100%的保证金。

  量身定做避险方案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上涨,王先生最近感觉到公司的进口业务增长较快,但由于公司规模较小,在各大银行较难得到授信额度,而100%保证金又占用了公司较多的资金,开信用证的速度明显开始衔接不上。王先生尝试着去一些银行看是否可以降低开证保证金,但因为抵押、担保不足等原因而无法获得满意的授信额度。

  正当王先生一筹莫展、就要眼睁睁看着生意溜走的时候,交行上海分行“展业通”品牌推出的“国际贸易融资组合”方式,解了该公司的燃眉之急。交行客户经理表示,根据该公司自身的结算特点,可以尝试“福费廷+进口开证”的组合性国际业务。即利用国外开证行已承兑的汇票进行无追索贴现,作为进口信用证付汇款项。这样就可以让公司免去保证金不足的尴尬。

  经过一段时间运作,王先生不无兴奋地表示:“由于远期收汇可能带来的政治、商业、利率、汇率等风险全部转移至买断银行,既规避了汇率风险,又解决了资金周转问题,还不占用银行授信额度,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其实银行还有很多产品可以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只要把业务状况详细告知银行,就可得到适合自己的避险方案,”一家国有银行资金部人士表示,“贸易企业在与国外贸易对手谈判前就要先向银行咨询,银行可为其匡算避险成本,企业只需在谈判时把避险成本融入产品成本,就可将大部分避险费用转嫁给贸易对手。”

本报记者 卫容之 发自上海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