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少“喝”点油行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 08:45 中国经济时报 | |||||||||
■解本友 2006年上半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这一情况与年初政府规划的今年单位GDP能耗目标降低4%背道而驰。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和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这一《2006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公报》。(8月2日《京华时报》)
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0.8%,无疑是“十一五”节能之役的危险信号;全国能耗增长快于经济增长,意味着高增长中蕴藏着不健康因素。这个危险信号值得警惕,特别是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研究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的深层次原因。 专家分析,在现有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不合理产业结构的背景下,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的高速增长,必然带来能耗的高速增长;我国能源技术落后,能源效率明显偏低,开发利用能源的重大核心装备仍不能自主设计制造等,是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的根本原因。而在笔者看来,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的原因错综复杂,除了结构性、技术性原因外,制度性因素也是导致当前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的重要原因。 在我国,长期以来,不少地方政府主要关注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人均收入等指标,而相对忽视本地区能源消耗情况。这是因为,GDP看得见、摸得着,在政绩考核上占的比重高,而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等情况,则需要较长时期才会显露出来,并且在政绩考核上所占分量轻。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官员对节能降耗喊得响,但骨子里却一直重视不起来,难以在节能降耗上花费更多的精力、财力,鲜有过硬的措施与手段。说到底,我国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根源在政绩观及其配套的政绩考核体系上。 我国地方政府往往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政绩的考核指标是很重要的导向。GDP作为政绩考核的量化指标没有改变,包括节能在内的资源节约工作就不可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笔者以为,降低单位GDP能耗,不仅需要大力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更为关键的是建立有利于节能降耗的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加大节能降耗在政绩考核上的比重,特别应尽快建立与“乌纱帽”挂钩的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把降低能耗的约束性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和官员。概言之,要依靠制度的力量,激励各级官员真心实意地关心节能降耗,切实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从而真正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