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扭亏把数码相机业务外包 柯达卖得只剩“Kodak”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 00:11 东方早报 | |||||||||
在今年第二季财报继续报亏的同时,美国柯达公司并没有停下向数码领域转型的步伐。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柯达于前晚宣布,已经与新加坡伟创力国际有限公司就民用数码相机设计、生产及储运达成合作协议,将其数码相机业务外包给伟创力集团。 受此影响,柯达全球将有550名员工转投伟创力,其中大部分为中国员工。
外包不等于放弃 根据协议,伟创力将接手柯达旗下包括研发、设计、装配、生产、测试以及分销储运等民用相机业务;与此同时,柯达将继续掌管其高级别领域的系统设计、研发等工作,并保留其知识产权资产,如商标、商业名称、客户等。 “此次我们在数码相机业务模式上的改进与我们的战略相一致,将会让我们在这个业务上凭借更大的灵活性、更有效的成本控制和更高的可预见性去竞争,也将帮助我们扩大利润率。”柯达公司主席兼CEO彭安东这样评价此次柯达与伟创力的合作。 伟创力民用数码市场部总裁GregWestbrook则表示,通过与其的合作,柯达将获得多方面的好处,其中包括低成本,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和持续提高效率。 据悉,该交易将于2006年柯达第三季度完成。 柯达方面表示,此项交易完成后,伟创力除了将获得柯达数码的核心研发机构———日本柯达数码产品中心有限公司的大部分以及与其关联的相机设计业务和相关雇员,还将获得柯达设立在中国的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所属的数码相机生产、装配和仓储相关业务和员工队伍。 与此相关,柯达全球也将有550名员工受到这次合作的影响,其中大部分为中国员工。 对此,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公关经理田耕向记者表示,称此次柯达业务的转型并不涉及裁员。员工未来有两条出路,一是仍然留在柯达,另一种则是进入伟创力。 值得注意的是,从2004年1月开始,柯达开始致力于由全球最大的照相胶卷厂商转型为数码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主要生产数码相机和商用打印系统等产品。 而此次将其数码业务转让给伟创立,是否会对其数码转型产生影响? 田耕向记者表示,称行业内端到端的纵向整合模式并不少见,并日益成为行业内的趋势。 其表示,与伟创力的合作并不是柯达放弃数码相机业务的信号,该举动表明柯达在转型中分工更加明确,更加成熟。“我们在高端研发领域,还是会继续进行相当的投入,且销售和市场都还在柯达的掌管之中。” 转型之痛 事实上,分析人士认为,柯达此举是因为相机业务亏损严重,因此希望通过外包解困。在公布与伟创力合作的同时,柯达也公布其今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 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柯达销售额达到33.6亿美元,但是净亏损达到2.82亿美元。柯达现有四大业务集团中,其来自消费数码产品的销售额下降了6%,仅为6.28亿美元;而与之相比,图文影像集团销售额为9.08亿美元,胶片及冲印系统集团销售额为11.53亿美元,医疗集团销售额为6.55亿美元。此外,尽管柯达方面表示,其数码业务盈利比去年提早两个季度,但是仍预期2006年全年其业绩将亏损5亿美元到8.5亿美元。 国际数据公司(IDC)此前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柯达已丧失美国数码相机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位置,并被佳能取而代之;而此前的5个季度,柯达一直处于这一市场的领先地位。 柯达方面强调,在数码转型方面,其将继续承担大量重组费用。 对于此次财报显示的业绩表现,田耕也直言不讳,称净亏主要的原因仍是由于转型重组带来的巨大费用支出。 但是田耕也强调,称明年年底,柯达的转型将最终完成。 彭安东则说,“我们正在进入数码转型的最后阶段。到明年年底,有关公司重组的大部分费用将会支付完毕,柯达将具备在数码市场中获得持续性成功的条件。” 根据柯达公布的信息,去年7月公布其重组进展时,柯达表示将减少2.5万个职位,并将为此花费30亿美元。截至目前,其削减的职位已经达到2.05万个。 早报记者 曹敏洁 实习生 蔡瑞珺 赵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