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泸州地理对酿酒发展的独特性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2日 15:04 新浪财经
泸州地处东经105°08’41—106°28’,北 纬27°39’—29°20’。幅员面积12247平方公里。全市处于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北部平坝连片,为鱼米之乡;南部河流深切,森林、矿产、水资源丰富。 凭长沱两江舟楫之利,泸州历史上就为川、滇、黔结合部的物资集散地和经济文化中心。泸州古称江阳,有“酒城”美誉,泸州老窖位于川黔地区“中国名酒经济圈”中心地带。中国17大国家名酒在川黔地区分布最为密集,从地理位置布局情况上看,以泸州为中心,大大小小的酒类企业向四周发散分布,北到剑南春,西至五粮液,南达茅台,形成一个名酒经济圈分布状态。 泸州的气候、土壤为酿酒的原粮种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泸州北部为准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南部山区气候有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北温带气候之分,具有山区立体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7.1℃—18.5℃,年平均降雨量 748.4 —1184.2毫米,日照1200—1400小时,无霜期300—358 天。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温、光、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在此气候条件下盛产的“红粮”(泸高粱)成为酿造优质酒的最好的主要原料。 泸州地区土地以侏罗系紫色母岩分布最广,具有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高、矿物质含量丰富、胶质好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别适合于酿酒原料高粱、小麦等的种植。 泸州城外五渡溪的黄泥是建造酿酒所用泥窖池的稀罕材料,其色泽金黄,绵软细腻,不含砂石杂质,钙、铁离子含量少,粘性好,且富含有益微生物,成为酿酒时循环往复,装糟发酵的独特设备。 泸州农作物的生长具有春华、夏艳、秋实、冬秀的江南特色,“蜀南粮仓”的称誉使泸州盛名于川内外。泸州特产的“泸高梁”比其它地方的“粳高粱”对酿酒生产具有独到的优势。其皮薄红润、颗粒饱满,穗大而籽粒丰硕沉淀,最大穗长50厘米,千粒重40—50克,产籽米近1市斤,种植基本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种植。具有支链淀粉含量高、角质层更薄,支链淀粉易糊化,糊化后粘性好,不轻易老化,显示出原料特有的地域性特点,非常适合酿酒微生物利用,促进糟子的保水生香;它富含的单宁、花青素等成分,其微生物酚元化合物可赋予白酒特有的芳香。泸高梁基于其品种的特殊性,仅只适宜南方部分地区栽种,因而种植面积在全国范围远远少于普通高梁。 “软质小麦”也是泸州的特产,较“硬质小麦”筋质丰富、支链淀粉含量高,曲药微生物容易形成生长繁殖优势,作为大曲酒酿造的发酵生香剂,曲药的高品质自然为优质原酒酿造必须的前提和基础。 泸州的龙泉井水是酿制美酒的必备基础。龙泉井位于泸州城区凤凰山麓,“凤凰山秀,龙泉水清”,数百年来龙泉井成为泸州人民酿造、饮用的生生不息源泉,清嘉庆十二年于此竖立的“重修龙泉井碑”碑文即有记载。龙泉之水酿酒,醇香浓郁,清冽甘爽,饮后唇齿留香,经专家分析,井水清澈透明、口尝微甜、呈微酸性、硬度适宜,能促进酵母的繁殖,有利于糖化和发酵。 泸州人好酒善饮的民风民俗为酒业的兴盛营造了独特文化环境。泸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多民族杂居相处,富饶的物产孕育了泸州好客、善饮的待客方式,崇尚酒礼、酒仪、酒德之风,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无酒不成席风靡酒城,形成了川南明珠——泸州所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 分布于城区中心半岛及周边县区的窖池群集合构成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发展根基。泸州老窖企业位于四川泸州市中心,泸州老窖的窖池主要分布于泸州市所管辖的江阳、龙马潭、纳溪、合江及泸县等地区,其中四口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00余年老窖池位于泸州市城中心的国窖广场,而其余百年以上的300余口窖池则分布于城市中心半岛及周边县区,它们是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一脉相承的物质依托。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