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省会为何难觅“零关税港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9:45 河北日报

  本报讯(实习生韩龙记者张辉)今年7月1日,新一阶段的CEPA惠港措施出台,又有37种香港货物获得原产地认证,可以零关税进入内地。自此,香港零关税产品由1370项增加至1407项。然而我省境内至今仍然难觅零关税港货踪迹。

  据了解,早在2004年初,省商务厅就下发通知:省内有条件的商业零售批发企业、连锁超市可开辟经营港澳商品的专柜、专区。省会的北国、东购等都纷纷开辟专区招商,或
已做好开辟专区打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国的“沙头角”建设停滞,东购的“零关税城”没了消息,天元名品运作的“港货区”也暂时取消。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香港城”、“港货一条街”等形式多样的“零关税商品专卖区”却如雨后春笋遍地而起,成为商家营造的新卖点。这其中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北国企业策划部的张素女士分析,“零关税”听着很诱人,实际上有些港货是国际大品牌,即使是“零关税”也价格不菲。

石家庄作为二线城市,受地域、消费能力、市场成熟度的限制,引进国际大品牌还有一定难度。一个品牌需要下大力精心培养。企业推广一个品牌,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长时间的磨合,这都是零关税商品进入河北市场的障碍。但是香港制造的电子、小家电等产品价格比国际名牌有优势,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可以承受。不过品牌代理商们并不看好石家庄市场,这也是零关税港货“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要原因。

  省会先天下购物中心是省会较为高档的购物场所,推广处的熊女士坦言本店没有零关税港货。她认为,前几年CEPA刚实施时,政府、媒体大力宣传,但并没有拿出实质性的政策和措施。商家纷纷炒作零关税港货概念,除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聚集人气外,并没有真正的付诸实施。熊女士还表示,先天下与香港的企业、品牌代理公司一直联系比较密切,始终在进行着正常的商业往来,并没有刻意去关注“零关税商品”。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武义青指出,过去10年,香港的制造业绝大多数已经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内地市场港货基本上都是合资企业生产的,市场上的原产港货并不太多。CEPA实施之后,制造业继续向内地转移,原产港货有减无增,从时间和空间上看,零关税港货离省会市民还有一定距离。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