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人该把手帕“捡”回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9:30 解放日报

  经典名著里,宝玉赠的几幅旧丝绢引黛玉芳心暗许,吟出了“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的罗帕绝唱。

  儿时回忆中,每天清晨看母亲将洗净的小手帕抚平叠好放进衣袋,心思便飞到幼儿园与小朋友玩起了“丢,丢,丢手绢”。

  就在十几年前,时为中国最大手帕生产商的上海汉森还是“皇帝女儿不愁嫁”,国内市场要货得提前三个月预订,国内经销商提货得当场付现款。

  忽如一夜,上世纪八十年代纸巾企业遍地开花,给国人带来“一次性便利”的同时,也将无数有关手帕的美好记忆与温馨生活“一次性”抹去。从那时起,上海汉森旗下的飞鱼、金上海、白象等手绢品牌相继逝去,上海汉森手帕出口与内销量之比从50%比50%迅速下滑到90%比10%。

  最“惨痛”的经历,是有能力为芬迪、保罗、华伦天奴等国外名牌定牌生产高档手帕的汉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进徐家汇某高档商厦设手帕专柜,却因为连续几个月销售额排名倒数一、二,被“铁面无私”的商厦末位淘汰。

  汉森不甘心,汉森更不忍心!纸巾曾风行一时的欧美,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早已纷纷回归手帕生活;森林覆盖率64%的日本,多年前便立法禁止国人使用纸巾,现人均年消费手帕12条;而森林覆盖率仅18%的中国,至今仍以人均年消费生活用纸2公斤多、国均年消费6000万棵10年树龄以上大树的速度,制造着污染、消耗着资源,至今人均年消费手帕的数量,10人不足1条。

  近年来,上海国际化速度的加快和国人文明素质的提高让汉森看到了手帕内销市场的希望;今年初,几个国外品牌先后进驻上海开出手帕专卖店或专柜,让汉森看到了重振内销市场的良机———创新了比黄金还贵的极品手帕,用250支超细棉纱织就,帕面图案由传统抽绣工艺而成,再辅以精美礼盒,单价200美元一条,迎合手帕礼品化的消费趋势;创新了用天然竹纤维制织的竹丝手帕,不仅光泽亮丽,手感柔滑,还能抗菌防臭,适合快生活节奏的现代人使用;最近又创新了集传统与时尚于一体的婚庆喜帕,用“彩蝶与繁花”中式传统吉祥图案,配以喜庆的“中国红”色调,将新人的签名真迹与“百年好合”的题字织在帕上,装裱加框挂上墙,喜帕成了洞房里最个性化的情感见证……

  今年3月,汉森成立了负责内销的市场部,建立了国内信息量最丰富的手帕网站,在阿里巴巴网站开通了内销平台。通过这些渠道创新,汉森手帕顺利进驻上海新天地、伊都锦、梅龙镇等高档商厦,北京、内蒙古等外省市的代理商也主动找上门来……“如今我们的内销量每月以30%的速度增长,让国人把丢弃的手帕捡回来,我们有信心。”汉森手帕负责人如是说。

  本报记者 陈江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