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工业立市:跨越式发展的主发动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十一五开局看合肥(2)■本报记者包月阳孟歌王永群

  “合肥的经济总量不大,有两大环节需要高度重视,一个是工业经济不强,一个是县域经济不强,而县域经济不强也主要是工业不强。”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这样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因此,早在去年,这个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就提出了工业立市的思路,去年底今年初,工业立市成为合肥市“十一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
中的重大发展战略,2006年更成为合肥的“加快工业发展年”。

  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阶段

  合肥的工业最怕和人家横比,因为合肥工业门类虽然齐全,但基数低、盘子小。工业基数小决定了工业对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的带动力弱,同时也无力反哺农业。在合肥所属的肥东、肥西、长丰三县中,仅有肥东与肥西跻身于全省十强县,距合肥仅有20分钟车程的长丰仍是国家级贫困县,这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实属少见。

  合肥市的领导常常以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城市的工业经济与合肥比,以此“刺激”合肥人:我们和浙江绍兴市比,2005年两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853.57亿元和1440.4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却分别是843.09亿元和3193.6亿元!绍兴的GDP比我市高不到一倍,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却是我市的近四倍!

  因此,“合肥要崛起,工业要做大做强”——这是从粗浅的数据对比得出的结论。从经济学理论上说,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没有工业的充分发展,没有工业化和与此相关的城市化,第三产业也发展不起来,从而整个经济也很难发展起来。这些理论,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市委书记也常常讲。

  “譬如你现在找一个偏僻的县城,你想在那里大力发展三产?那样的县城餐馆有三五家就够了,自行车修理铺有十家八家也就够了,卡拉OK顶多两三家也就行了,你能发展多大?因为它工业规模小,三产需求就那么点儿啊!所以我常说,工业是皮,商贸是毛,皮长不起来毛就不可能厚。”

  2006年开年之际,新任合肥市市长吴存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工业立市”战略放在合肥“十一五”五大战略之首。按照规划,合肥在全面迈入重

化工阶段进程中将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积极培育大企业集团,壮大工业主导力量,努力发挥“创新”功能和“品牌”作用,树立“大工业”理念,用高新技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以此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雄心勃勃的规划

  合肥工业立市的具体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加快构建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基地、积极发展建筑业等四部分,其中构建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是核心内容。

  合肥市设想打造五个工业组团。一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示范区、蜀山产业园等为主体构建西部工业组团,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产业;二是以经济技术开发区、桃花工业园、包河工业园等为主体构建西南部工业组团,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技术含量较高的相关产业;三是以双凤开发区、岗集配套产业区、庐阳产业园等为主体构建北部工业组团,重点发展汽车配套、机械加工、现代印刷、建材、食品、轻纺、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四是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瑶海工业园等为主体构建东北工业组团,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轻纺、建材及相关配套产业;五是以龙岗开发区、肥东新城区、化学工业基地等为主体构建东部工业组团,重点发展家用电器及配套、化工、冶金、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

  “传统的三大支柱产业现在只占整个工业的 63%,要想在‘十一五’期间把工业总产值做到2700亿,三大支柱产业根本顶不起来。因此在产业布局方面,我们提出打造五大产业组团。”合肥市经贸委副主任李鲁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从产业重点上说,合肥将努力做大、做强八大产业。包括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家用电器制造业、化工及橡胶轮胎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这些产业都立足于合肥市现有的产业基础和优势。在合肥采访期间记者参观了其中一些代表性的企业,如安徽江汽、合力叉车等,对这些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印象深刻。

  合肥的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确保达到800亿元,力争达到850亿元。

  以“合肥创造”助推“合肥制造”

  工业立市的另一个核心内容是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应该说,这是合肥的长项——科技创新方面,合肥有自己的优势。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合肥就被定位为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现为中国第一个、也是惟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59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275个,两院院士29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多万人、在校大学生约25万人、熟练产业工人20多万人,科研人才资源在全国同等城市中位居前列。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机、微型电子计算机、激光大气污染监测雷达以及世界第一台VCD、仿生洗衣机、变容式

冰箱均诞生于合肥。以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初显集聚效应。

  合肥的设想是,首先要强化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加快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努力建设合肥科技创新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带,按照“一带、三区、多园”,即高新技术产业带,科技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软件园(基地)、生物医药园(基地)、民营科技园等的思路,力争到 2010 年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

  合肥将积极扶持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群,重点推进信息产业(含软件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培植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和上市公司。

  这样的公司已经出现。

  “你好,这里是奥运组委会,欢迎您使用奥运信息查询系统,请说出查询内容。”当测试者说出查询组委会电话的要求时,电子通话系统即时报出电话号码。这种能说会道的语音合成器在讯飞公司产品中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case,目前,在语音合成方面,讯飞已经占据了国内市场份额的90%以上。

  “讯飞只是高新区中的一员,高新区立足于自主创新,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相比,区里企业‘个子’不大,但都在各自行业里拥有自己的

知识产权。”提起科技创新,合肥市科技局局长陈伟如数家珍。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要培育一个新兴支柱产业,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食品工业、机械工业、轻纺工业、建材工业、冶金工业等传统产业,趟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应该说,这方面取得的进展还有限,但势头是喜人的。据陈伟介绍,合肥已将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布局与新型工业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带状地区,在这条带子上,高新技术开发区承载着创新功能,经济技术开发区则主要是大项目支撑着全市工业的规模并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按照机电一体化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及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三条主线作为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的重点地域,以此形成一“新”一“高”双引擎。

  用孙金龙书记的话说,合肥的中期目标是把合肥的科教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把合肥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型城市,让“合肥创造”与“合肥制造”两翼齐飞。

  让合肥人欣慰的是,“工业立市”战略在合肥已初见成效。今年一季度,合肥市工业总产值、增加值总量仍处于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第五位,仅高于南昌市。但到4月末,工业增加值已突破100亿元,达102.32亿元,首次超过太原市,升至第四位;至6月末,工业增加值以162.3亿元继续超过太原市(工业增加值154.30亿元),居中部六省第四位。同时,工业总量也超越太原市,位列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第四位。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