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代际效应”视角中的“垄断高薪”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5:09 中国青年报

  宣华华

  谈到收入,许多人总是讳莫如深,尤其是身处垄断行业的人士。然而7月2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的一场由劳动纠纷引起的索赔案,却意外爆出烟草行业的惊人收入:杭州烟草公司中层干部年收入30万元(《中国青年报》7月31日)。

  垄断行业高收入的曝光呈现出一个荒诞的事实:尽管“垄断高薪”问题已在社会上流传多年,最终却要靠“意外事件”才能让外界掌握证据。联想到大学生就业难中的“代际效应”,“垄断高薪”问题就更加耐人寻味。

  《新华每日电讯》7月31日称,就业在一些大学生身上正逐渐演变为其父辈所掌握社会资源和财富实力的竞争,“代际效应”正挑战就业公平。据共青团中央学校部、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的联合调查显示,有41.61%的学生已经坦然承认: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

  一方面是

垄断行业具有“垄断高薪”,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存在“代际效应”。按照“理性经济人”的通常假设,那些能够利用父辈资源实现就业的大学生,自然会优先考虑进入垄断行业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同时,垄断行业在引进人员时,也会受到“代际效应”的影响。

  于是,父辈拥有更多社会资源和财富实力的大学生,更容易在垄断行业的就业竞争中取胜,并在垄断行业中占据较大比重。这也意味着在“垄断高薪”甜美诱人的背后,连接着“代际效应”的腐败。“某领导托关系把儿子安排进某单位,一年有××万元薪金”,“某单位招的人基本都是领导的子女、亲戚”,人们对由此带来的腐败和社会不公早已非常不满。

  由此推测,“电力行业降薪”之后,即便能够缓解社会舆论的部分压力,也仍然难以消解人们对腐败和社会不公的忧愤。根治“垄断高薪”、“代际效应”,反垄断才是根本的出路。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