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 00:46 北京现代商报

  国务院近日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通报了当前经济形势。会议在充分肯定上半年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明确提出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偏快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GDP同比增长10.9%,增幅创下十年来同期新高;工业生产在二季度的增速也创下十年来的最高;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并呈现加剧之势,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这三个问题互相联系、互相作用,造成经济增长速度偏快,加大了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

  有专家指出,这个偏快的速度是用很高的代价换来的,尤其是

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统计显示,上半年能源消费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单位产值能源消耗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各地新上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不符合国家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违法违规建设问题比较突出;工业占地比重过高,粗放用地问题突出,据对8省(区)投资规模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的调查,约40%的项目在征用土地、环境评估、审核程序等方面存在违规现象。如果对此不引起足够重视,继续用高代价换高速度,经济稳定运行将难以为继。

  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增长从偏快到过热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任凭投资盲目高速扩张造成经济过热,就会出现总供给、总需求和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全面紧绷,并引发通货膨胀;而大起之后必然出现大落,随之而来的经济低迷,势必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银行呆坏账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就会中断,发展的大好机遇就会丧失。

  全国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既要看局部,又要看全局,既要看偏快的现状,更要看过热的趋势。各级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居安思危,特别是在形势稍好时尤需谨慎。统一思想认识,狠抓政策落实,防止经济过热成为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应该看到,当前经济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地方感受不明显,从局部难以看清全局,造成认识上的不一致。但全国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既要看局部,又要看全局,既要看偏快的现状,更要看过热的趋势。各级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居安思危,特别是在形势稍好时尤需谨慎。

  据新华社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