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经济观察: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13:22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贺劲松、刘铮

  国务院近日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通报了当前经济形势。会议在充分肯定上半年经济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

  这一提法和要求颇为引人注目。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偏快情
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GDP同比增长10.9%,增幅创下十年来同期新高;工业生产在二季度的增速也创下十年来的最高;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并呈现加剧之势,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这三个问题互相联系、互相作用,造成经济增长速度偏快,加大了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

  有专家指出,今年上半年经济偏快有其必然性和特殊性,一是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阶段,新农村建设逐步展开;二是社会需求较旺,加之今年是“

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地加快发展的意愿比较强烈;三是宏观经济条件较为宽松,煤电运支撑条件改善;四是今年全球经济形势较好,对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这个偏快的速度是用很高的代价换来的,尤其是

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统计显示,上半年能源消费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单位产值能源消耗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各地新上项目中有相当一部分不符合国家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违法违规建设问题比较突出;工业占地比重过高,粗放用地问题突出,据对8省(区)投资规模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的调查,约40%的项目在征用土地、环境评估、审核程序等方面存在违规现象。如果对此不引起足够重视,继续用高代价换高速度,经济稳定运行将难以为继。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科学发展观在部分地区和行业还没有真正落实,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还没有消除。这些问题只是在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出现,但叠加起来就造成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偏快。

  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增长从偏快到过热只有一步之遥,认识上稍有偏差和懈怠就容易造成经济大起大落。如果任凭投资盲目高速扩张造成经济过热,就会出现总供给、总需求和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衡,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全面紧绷,并引发通货膨胀;而大起之后必然出现大落,随之而来的经济低迷,势必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银行呆坏账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就会中断,发展的大好机遇就会丧失。

  应该看到,当前经济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宏观层面,地方感受不明显,从局部难以看清全局,造成认识上的不一致。但全国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既要看局部,又要看全局,既要看偏快的现状,更要看过热的趋势。各级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居安思危,特别是在形势稍好时尤需谨慎。统一思想认识,狠抓政策落实,防止经济过热成为当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防止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既要发挥地方优势搞好经济发展,又要从全局出发服从宏观调控。

  防止经济从偏快转向过热,必须坚持稳定的经济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坚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消除影响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坚持重在落实,确保政令畅通。

  === 聚焦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 ===

  一是要切实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二是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三是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五是要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六是要进一步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也很突出。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并呈加剧之势,货币信贷投放仍然过多,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大。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当前经济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可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主要是:投资增长偏快,货币供应量偏高,对外贸易顺差偏大,

房价上涨过快,以及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增大等。

  下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随着近期国家宏观调控新措施的推出和实施,经济进一步加速的动力不强;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长率将达11%,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5%左右,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6%,全年GDP增长10.8%。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