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评论:高能耗警铃响起:解铃难在“系铃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11:08 经济参考报

  2006年刚过,就闻一片“涨声”:水涨价,天然气涨价,紧接着是石油价涨、电价涨。

  时过半年之后,高能耗警铃拉响,随之而来的是一片“降声”。

  7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上半年,能源消耗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上升,实现节能降耗目标难度较大。

  在国家能源约束性指标执行的第一年,经济发展仍旧顺延了过去几年来高能耗推动经济高增长的势头,能源利用效率并未如人们期望的那样稳步上升。

  经济发展和降低

能源消耗似乎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体,GDP的高速增长,似乎总避免不了能源消耗的剧增。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真的是天方夜谭吗?降低能耗究竟难在哪儿?

  表面看,能源消耗与工业化有关。在我国能源消耗中,工业约占70%左右,是能源消耗的大头。但深入分析会发现,其实质症结在于,在以GDP总额和增速来考察地方官员政绩的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继续增加投资上项目的行为屡禁不止就不足为奇。

  上半年,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和高耗能行业又出现较强反弹和扩张。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以我国工业化的支柱产业钢铁行业为例,在2003年以来新增的炼钢产能中,经核准的项目产能不足20%。也就是说,八成以上新增产能违规。另一组统计数据还显示,今年1至5月,全国12个产能过剩行业新开工数量和计划总投资中,地方项目分别占94%和86%。

  这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中央政府在产能过剩行业上三令五申的告诫遭到了地方政府的集体“抗旨”。

  事实上,不但是钢铁、

房地产、电解铝等行业,包括土地市场,去年以来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就频频出台政策,一再示警,高压态势几近顶峰。

  一些地方和企业仍如此“顶风”,“大干快上”高耗能产业,原因就在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增长率一直是衡量改革成就的普适标准。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各地方政府都想出政绩,那就必定要增加投资,而高耗能产业产量大,对地方经济指标的影响大,扩张高耗能产业无疑是拉动GDP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产生了这样的结局:谁都无法确定对方是否会停下来,那么保证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惟一行动就是谁都不停,不放弃可以立即形成的政绩。至于能源消耗、生产过剩等,自然在地方政府眼中不是最重要的,节能降耗也就成了虚设的花架子。国家统计局、发改委和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的一份2005年GDP能耗公报显示,全国有20多个省市的能耗指标都在平均值之上。

  诚然,目前我国还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都要依赖重

化工业的拉动,目前钢铁、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仍需大力发展,但这个“大力”应转轨到“技术支撑型”的发展模式上。值得注意的是,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导下,这一模式显然未被地方政府提上日程,耗能装备技术水平和能源效率低现象较普遍。

  如果把工业经济指标称为“里子政绩”的话,盲目城市化就是地方政府追求的“面子政绩”。我国正进入快速城市化时代,城市化是由各级政府高速推进的,但地方政府更关注城市发展的基础性投资。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类投资的“畸形追求”,也强化了高能耗的增长方式。

  降低能耗的关键在地方政府。近期,节能工作会、目标责任书等,国务院紧锣密鼓的一系列举措剑指“节能“,中央政府的“节能新政”也逐渐成形。能耗“降声”已累积成“雷声”,把地方政府“击”到节能路上的用意明显。

  但几乎与此同时,媒体披露的消息称,上半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1/7强、GDP增长率预计在15%左右的山东省,经济结构矛盾很突出。6月下旬之后的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国家经济主管部门的领导频繁造访山东。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当前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是好的,但在速度上还是快了点。而山东省发改委表示,山东将“坚持扩大投资不动摇”、“切实防止投资大起大落”。两种态度的反差耐人寻味,此种态度在其他地方很可能也存在。

  从历史看,以往的几次宏观调控看上去更像是一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拔河赛”。此次中央政府的节能“霹雳”手段会否遇到地方政府阳奉阴违的“棉花拳”。相信不久就会看到。


 黄庭满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