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医疗设备实施集中招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08:56 中国经济时报

  卫生部对“以械养医”动刀

  ■本报记者夏金彪

  7月28日,卫生部在京召开医疗设备采购信息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建立医疗设备技术评估准入制,同步开展医疗设备阶梯配置选型,并随时评估进入医疗机构的设备使用状况,
向社会公布。

  据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赵自林介绍,卫生部希望通过此举,在今明两年实现政府对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的全面集中招标采购,限制各级医院擅自引进与患者实际需求不符的高端、高值的大型医学检查、治疗设备,避免浪费国家卫生资源,缓减群众“看病贵”。

  医疗器械采购“猫腻”多

  “左手是药品,右手是器械”,这两者既是医生的基本工具,又是患者住院费清单的主角。与“以药养医”一样,“以械养医”也成为医院的“潜规则”,也是造成“看病贵”的重要原因之一。

  某国外医疗器械北京地区代理商对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透露:作为区域代理,比较熟悉当地的情况,也容易“搞定”当地的医院。医院院长和设备科的关系要搞好,经他们同意后,让医院临床科室申请要求购买,然后医院向卫生局等部门打出采购报告和预算,审批同意后拨款“招标采购”。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除了以所谓的“招标采购”进入医院的设备外,还有“洋医疗垃圾”以“科研仪器”的名义进入医院,而实际上却被应用于临床的。据了解,不少医院把引进洋设备作为提高医疗水平和医院创收的手段,卫生行政部门也把仪器设备作为医院等级管理的一条重要标准。

  某国内医疗器械的代表也对本报记者透露:“一支进口心脏支架,报关价仅为700美元,一到经销商手中却变成了9000元,到了医院则‘飙’升至18000元。”这位人士还介绍,不少代理商甚至将20%的回扣计入价格成本,并称之为“驱动力”。他们担心,如果没有这一“驱动力”,医生使用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销售量将上不去。

  某医院的一位院长也告诉本报记者,有些大医院的名教授及其科室开展的项目需要购进医疗器械,由于这些器械的生产厂家相对较少,即使是招标采购,事实上还是由几家垄断。特别是代理商将回扣部分纳入价格成本,以合法的中标价掩盖了非法的回扣部分,只要双方当事人不说,医院方面也很难掌握证据。

  

卫生部对“以械养医”动刀

  “事实上,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大型医疗设备的占有率已经达到和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以伽马刀为例,瑞典是发明伽马刀的国家,全国只有一台,而中国仅报到卫生部的就有三四十台。”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卫生政策研究室主任石光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据卫生部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在1990-2002年的门诊和住院病人医疗费用中,检查治疗费用所占比重在逐年增加,1990年和2002年分别达到28%和36.7%。在过去十几年里,卫生系统的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更新换代很快。现在几乎所有部属医院都拥有80年代初罕见的800MA以上X光机、CT、ECT、彩超、肾透析仪等。省属医院这5类设备拥有率也在50%。据世界银行的估计,中国16%的CT扫描没有必要。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赵自林也认为:一、二级医院,只须用普通的CT和B超,就能满足患者需求,但目前由于政府没有完全实现对医疗设备的集中招标采购,很多一、二级医院为了与大医院争夺病人,也购进价格昂贵的64排CT,收取比较贵的检查费。但现实中,却没有多少患者使用,因为附近的其他三级医院也有同样的设备,因此造成了卫生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赵自林介绍,卫生部将进一步规范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制度。今后医疗器械集中采购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由各省、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公立医疗机构必须参加医疗器械集中采购。今后将把医学装备的技术评估选型纳入常规工作,并作为中央及地方,各级公立医院设备阶梯配置标准和各地各级政府开展医疗器械集中招标采购的依据。

  “确定医疗器械的阶梯配置标准后,可以限制医院擅自引进昂贵的高端、大型医疗设备,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同时也避免医院将引进设备的成本,通过过度检查或过度医疗的方式,转嫁到患者身上,抬高患者的医疗花费。”赵自林说。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