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巨大的带动力——"百企入桂"活动促进广西大开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01:01 新桂网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钟桂发

  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说,近年来,中国最成功的经验就是开放。同样,近年来广西取得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经验也是开放,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百企入桂”就是广西对外开放的重大成果。

  “百企入桂”,这个具有全国典型意义的招商引资品牌,给广西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举行,随着中国-东盟“M”型合作战略的实施,我区开放的条件更好了,领域更宽了,层次更丰富了,于是,入桂的国内外企业也越来越多了,舞台也越来越大了。

  冲破脑中壁垒

  2001年是个吉利年。这一年的冬天,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大事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年的夏秋,广西对外开放推出一个重要举措——“百企入桂”,这是一个促进大开放的战略,这是一个示范工程。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与全国一样进行了多次思想解放运动,我们也常常到广东、港澳、浙江、上海取经学习,也学习和尝试了外省的种种招商办法,可总是收效不大。我们近邻广东,人家一日千里的发展,而我们却差距较远;我们无论区位、资源优势远胜于浙江,而人家已快步进入了现代化经济强省,而我们却举步维艰。到底是为什么?有经济学家诊断:根子在于我们的传统观念和历史文化。相对封闭的地理与文化很难像我们的另一“广”那样,借“南风窗”走外源型快速发展道路;重农文化的传统,又很难使我们像浙江人那样,赚遍天下钱,发展自己的内源型经济。

  怎么冲破广西人固有脑中的传统壁垒?2001年8月,经过认真反思,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大胆决策,结合广西的实际,千方百计让大批外省民营企业进入广西,通过千家万户企业的示范,带动我区改革与发展。

  变化,首先来自自治区领导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提出了“区外也是外”的观点。各地市也由对外开放主要跑境外、引进资金只盯美金,变为全方位对国内外开放。这样一来,玉林、梧州、贺州等地一下子就引来广东产业转移企业几千家。

  外来企业的到来,也促进了区内企业思想观念的大转变。

  2003年,全国最大的医药民企上海复星集团,到广西寻求合作,但我区企业并不积极。为了推动合作,自治区招商局与区经委医药处一起,先召集全区10多家企业到南宁,请复星集团介绍医药发展的前沿信息、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运作模式。于是,我区的企业家们大开了眼界,柳州的花红药业毫不犹豫与复星医药集团合作。第一年复星投资3000万元,一个季度产值增长53%,利税增长47%,去年产值2亿元,盈利7000万元,花红药业在全国知名了。后他们又投资8000万元控股桂林药厂,生产的青蒿琥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主要用于疟疾的治疗。桂林制药成为中国第一家WHO(世界卫生组织)的药品供应商,也是全球第三家获得直接供应商资格的制药企业,是中国制药行业的“零的突破”。目前该企业已经形成年产6000万至1亿人份的青蒿琥酯药物的产能,产值接近2.5亿元。

  观念转变,使广西的招商引资的巨大能量释放了出来,结果是令人满意的。让我们看看这一组数字:2000年,外省到广西投资的到位资金仅为19亿元人民币,自2001年开展“百企入桂”活动以来,区外民营资本到位资金逐年上升,2004年达到了300亿元,2005年达到550亿元,今年上半年达528.9亿元。两年来我区引进的区外到位资金占全区投资总额的1/3。

  观念的转变使广西的对外开放更加深入人心。如今的“百企入桂”活动,已经形成了一个“领导带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全民行动”的大好局面。这就是自治区领导所说的“干细胞工程”。还说:“入桂的民营企业就像酵母,引进来发酵,带动我区民营企业发展。”

  创新招商模式

  多年来,无论是中央、各省市区的党政领导,还是国内外经济学家,各界人士,只要到过广西,都认为广西有着非常好的区位、资源、政策等多方面的优势,有着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只要路子走对,没有理由发展不起来。

  扩大对外开放,借助外力,加快广西的发展,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要走出一条好的路子来并不容易。自治区党委、政府总结了以往招商引资的经验,提出了创新招商模式、提高招商效果的要求。

  据自治区招商局负责同志介绍,新的招商模式是这样形成的。2001年7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到广西考察,自治区党政领导与刘延东同志交换了意见,一致认为,选择民营资本进入广西,符合广西区情。当即商定,请刘延东协调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中的知名企业到广西考察投资。随后,自治区领导专门召开会议,刘奇葆等自治区领导召集党委、政府20多个部门领导开会进行动员,就开展活动的意义、组织、工作对象、重点、方法等进行部署,成立工作机构。这就是“百企入桂”活动产生的内幕。

  “百企入桂”活动充分利用统战部、工商联、团委与企业家广泛联系的优势,效果很好。进入广西的许多企业就是依靠他们介绍来的。“百企入桂”活动还采取了上下联动、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

  区党委统战部、工商联、团区委是“一传手”,负责请进来;区经协办是“二传手”,负责协调;其他各部门、各地市是“主攻手”,负责项目洽谈、落实工作。

  这种层次清楚、职责分明的工作机制效率很高。随着我区对外开放格局的变化和各地招商竞争形势的不断变化,“百企入桂”不断创新和改进招商方式。一是以召开座谈会推介方式进行招商。今年4月,自治区代表团参加天津全国商品交易会暨投资洽谈会,改变以往参会的做法,经过精心策划,邀请一批天津民营企业家召开座谈会,专题宣传介绍广西投资环境和推介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引起极大反响,当月下旬,天津市领导即率30人的企业考察团抵北海市,举办天津—北海港口暨物流经济发展论坛,达成一批项目合作意向。二是整合招商资源,创新招商机制。

  梧州市改革原有招商体制,将市招商局与市外向型工业园实行合署办公,重新整合招商部门与开发区(工业园)各自的优势,形成招商引资联合体,从2005年到今年上半年引进35个项目落户工业园区,合同投资20.35亿元,超过了工业园前3年引资的总和,实现“1+1>2”的效应。

  三是在“务实”招商上下功夫。桂林市在“请进来”方面,首先对招商项目进行优化,根据项目内容,有针对性地邀请组织区外企业家进行考察洽谈,在掌握洽谈结果和企业投资意向后,再组织小分队进行回访和追踪,取得较好效果。

  促进全面开放

  经过5年的努力,“百企入桂”活动在广西已经从星星之火变成今天的燎原之势,成为促进广西全面开放的一面旗帜。大批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广西,开创了我区对外开放新格局。诸如,上海复星、均瑶,江苏雨润,大连万达,北京燕京啤酒、汇源集团、王府井百货、连五洲集团、帝恒集团,四川新希望,安徽海螺,浙江康利集团,新疆广汇,杭州娃哈哈,天津德利得等。目前,已经形成了“百商涌八桂”的良好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而今在我区投资经营企业的仅

福建省就达25万人、浙江达20万、广东有8万、湖南有8万人。一方面,大批外省民营企业的进入展示了我区对外开放的成果,另一方面,又通过他们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进一步扩大我区的对外开放。

  “百企入桂”活动,使大批外来企业全面进入了我区重点开发领域,实现了资源优势迅速向经济优势转变的新局面。如海螺、华润、台泥全面开发我区的水泥业,总投资达122亿元,总产量可达到1300万吨。我区水泥行业一下子上了规模和档次,一跃成为全国水泥重要省区。目前,我区的食品、建材、医药、

房地产、小水电、有色金属加工、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已成为外省民营企业投资的主要领域,我区民营企业占GDP的比重已由原来不到25%变成了现在的50%。

  “百企入桂”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它促进了我区投资环境的优化,激活了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机制,促进了我区全面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经过“百企入桂”几年的摸索,全区各地已经形成了一套既符合市场规则又符合区情的服务机制,如桂林市推行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督查制,对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督查,开展“项目优质服务评比”,投资软环境改善日见成效。南宁市从今年上半年对世界和

中国企业500强、全国民营500强企业投资的重大项目,在项目审批、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建立快捷顺畅“绿色通道”。

  引进成千上万的区外民营企业,促进了区外民营企业与我区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民营企业与我区国有企业的嫁接,推动了我区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如以玉柴为“龙头”,引进区外23家配套合作企业,签约项目投资额6.1亿元。同时,外来民营企业对带动、激活我区的民间资本进入投资领域,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区一批本土的民营企业在外来企业的带动下已经迅速成长起来。

  相信,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推进,中国-东盟“M”型合作战略的实施,我区对外开放的优势和潜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百企入桂”活动将有更大的舞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编辑:韦怡作者:钟桂发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