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关于境外展与来华展的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 19:55 中国经营报

  记者:近几年,知识产权问题是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很多人认为这是中国企业出国参展的一个障碍,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为规避这些现象发生,科隆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

  冯向军:知识产权的问题的确存在,过去不少展览会都有40~50次侵权事件在展会上发生。因为知识产权的问题,总部给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展览期间甚至布展的时候,我们
经常能看到很多“产品侦探”到中国企业的展位上“巡查”。这种情况,的确很影响企业的形象,导致欧美一些大企业要打压中国参展企业,使我们很难获得更多的参展面积。

  但这种情况正在越来越少,基本上已经控制在20个左右。现在中国企业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从开始的“销售”逐渐转变成了现在的“展示”,相应地侵权事件也越来越少。我们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在企业参展之前先进行一系列的“研讨会”,类似于“参展培训”,提醒参展企业要注意哪些问题,也要求企业签订“保证函”。另外,我们也有一个“过滤”制度,凡是上届展览会侵权企业都会上我们的“黑名单”,下届展览会将不被接纳。

  记者:这两年,会奖旅游这一概念的功能被很多会展、旅游公司不断放大。在科隆组织中国企业去德国参展的时候,参加会展和旅游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状况如何?你们是如何处理这一关系的?

  冯向军:虽然我们在日程安排上,会为参展企业的代表留出一些展会之外的旅游观光时间,但我们并不参与具体的旅游业务,那是旅游公司要办的事情。假如我们参与了,就会让别人感觉,科隆的展会不行了,要靠旅游来挣钱了。作为我们的客户,参展商提出一些要求,比如酒店住宿、机票等,我们也会尽量满足,但不会主动去组织。

  事实上,现在去德国参展的企业多数都是私营企业主,经过几年的参展,欧洲一些国家的景点,他们也转的差不多了。此外,他们都很重视展会这个平台,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旅游。当然也有一些国有企业或商业机构,会为员工提供一些参展之外时间的旅游奖励,但数量并不多。

  记者:和其他几个德国的展览公司相比,科隆开展来华展业务要晚一些,面对这些强大的竞争对手,你能否介绍一下现在科隆来华展业务的情况和发展过程?能否以一个成功的案例来阐述一下具体的战略和措施?

  冯向军:来华展项目启动的较晚是和集团公司总部的战略相关,后来亚申·维特即我现在的老板出任总裁后,在中国的发展方向开始发生变化。2002年在北京成立了全资分公司之后,开始筹备在国内举办展览。我们主办的第一个展览是“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当时正好赶上非典,可以说是出师不利。随后,我们主要在德国的展览项目中选择合适的展会移植到中国,这包括后来的“广州木工机械、家具配料展览会”、“中国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等。

  由于中国相关法规的限制,在筹备这些展览的时候,我们只能通过“借鸡下蛋”(即和中国相关协会或展览公司合作)的方式主办。但我们有个原则,那就是一定要实行股份的形式进行合作。让我用一个成功的案例来说明具体的战略,很难讲清楚。比如“中国国际五金展览会”的项目合作,如果有一个环节出现错误,这个项目都不会到我们手里。

本报记者:佚名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