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GDP何时"变轻变绿"? 能耗标杆考验中国经济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 17:55 新华网

  

GDP何时"变轻变绿"?能耗标杆考验中国经济发展

  生态住宅示范楼内,木结构是一大特色 (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7月28电(记者陈芳 郭奔胜 梁鹏)近日,全国各省区市陆续公布上半年经济发展“成绩单”,各地GDP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全国经济增长达到10.9%。然而,
上半年能源消耗不降反升的走势,让人们感受到今年节能降耗4%的目标任务艰巨。

  从严控制新开工高耗能项目,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再次昭示GDP“变轻变绿”的紧迫性。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能否兑现,即将掀起的一场节能风暴,将是对地方政府“

执行力”的一次重大考验。

  经济发展和降低能耗:天生矛盾?

  在不少人看来,经济发展和降低能源消耗似乎是一对天生的矛盾体,GDP的高速增长,似乎总避免不了能源消耗的剧增。高速增长的GDP,与单位GDP能耗的指标“落空”形成了反差。

  GDP半年内达10206.4亿元的山东省,近两年规模以上工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高耗能工业是其中的主力军。2004年,山东能源消费总量首次超过生产总量,成为全国耗能大省,能源消耗中煤炭占到近80%。

  GDP排名位居第三的江苏省,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9871.2亿元,同比增长15.4%。这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2005年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四市单位GDP能耗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今年苏南的工业投资增速依然强劲,工业重型化导致节能降耗难度增大。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经济大省在亮出上半年经济发展“成绩单”的同时,对降低能耗的“成绩单”多进行了含糊表述:能耗物耗有所减少,国家重点调控的钢铁、水泥等行业持续降温。

  当然,也有例外。GDP排名第一的经济大省广东,也曾依靠大量能源消费推动经济高速增长,近两年狠抓“节能降耗”,实施强制性的能耗限额标准,打造“绿色政府”,如今每万元GDP仅消耗0.79吨标准煤,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成为全国“能效冠军”。

  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坦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涉及多重因素。用大项目推动高速度增长,是许多地方的习惯性选择,而速度过高难以转变增长方式。经济发展一旦锁定某种模式,就面临路径依赖的极大风险。

  东部沿海省份,经济总量大,工业规模大,能耗的绝对量也大,但相对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单位GDP能耗是1.22(吨标准煤/万元),江苏是0.92,广东是0.79,上海、浙江也比较低,这是个好动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专家分析,由于目前一些省份正处在重化工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阶段,客观上难以一下子刹住车。

  “地方发展阶段不同、资源条件不同,但有一个做法是相同的,就是上工业项目,因为有了项目就有了财税、有了就业岗位,也有了政绩。在这一前提下,控制能耗的硬指标往往会变成软指标、高门槛会变成低门槛、重要性会变成次要性。”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葛守昆认为,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中央政策取向与地方利益取向的一致性显得十分重要,现在显然二者之间存在偏差。

  记者在东部沿海地区采访时,一位基层干部说,一年当中县长召开的项目推进会多达10次以上,而环保会议也就一年开一次。在招商引资会议上,谈得最多的是引资规模而不是能耗问题,只要财税贡献大,再难批的项目也要弄到手。

  结构调整:还未“伤筋动骨”

  在很多地方,工业项目被看成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成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地方党政领导换届比较集中的一年,行政主导的投资趋热骤然增多。显然,项目不是不能上,关键是上什么项目。

  记者调查发现,这轮投资热中普遍存在新项目结构偏重、老项目耗能偏多、小项目门槛过低。个别地区为片面追求增长甚至违规出台了推动高耗能企业加快发展的种种优惠政策。结构调整没有到“伤筋动骨”的程度,这必然加大降低能耗的难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等近期发布的我国第一份能耗公报,单位GDP能耗、电耗,以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整体呈现出从东往西逐步递增并拉大的趋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覃成林指出,这与具体的产业结构有关,西部省份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的重工业较多,而东部的轻工业占比重较大,中部和东北省份的单位GDP能耗则处于中间水平。

  今年以来,中部地区投资增速平均在40%以上,是全国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十一五”开局良好,西部一些地方的发展也进入了一轮黄金发展期。然而,在科学发展观还没有真正树立的情况下,新一轮投资建设泥沙俱下,在各地感觉都不是很明显的问题和苗头,从宏观分析却是过快过热,隐忧重重。

  最突出的问题是,当前中西部省份局限于其所处的工业发展阶段,增长主要表现在量的扩张上,经济“成绩单”上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粗放”二字。有的省份,当南部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变轻,大能耗项目开始受到限制,北部地区却迎来了重工业发展时机,带来的结果是全省的能耗指标仍然处在高位运行。事实上,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容易打乱能耗指标全国一盘棋。

  GDP看得见、摸得着,而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等,则需要较长时期才会显露出来。如果能耗高的地方不能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发展,不能以高科技改造某些传统的高能耗产业,这些地区官员的政绩就要打折扣。

  降能、减污:项目市场准入门槛的刚性指标

  面对今年的严峻的节能形势,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明确表示:“将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日前,发展改革委与30个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

  如何扭转能耗增加的形势,在节能降耗和经济发展中取得平衡:山东并不是在为这一难题寻求解答的惟一地区。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今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应降低4%左右,然而目前的现实是,上半年我国能耗增长仍然快于经济增长。在国家一再强调转变增长方式的情况下,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节能工作形势十分严峻。

  原因之一:高投资带来高能耗

  原因之二:优化产业结构政策还未见效

  原因之三:政策不到位阻滞技术节能

  今年上半年,我国能耗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节能工作形势十分严峻。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千方百计增加供给固然重要,但根本出路是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能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舍此没有别的出路。

  “压力很大,力争完成!”7月26日上午,刚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姜伟新签订完节能目标责任书的山东省副省长王仁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态很坚决。 根据责任书,“十一五”期间,山东省103家节能重点企业将实现节能525.77万吨标准煤。山东省人民政府要将节能目标落实到每家企业,与各企业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并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

  我国政府在今年年初曾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20%,今年能耗下降4%。但近日来多方数据显示,“十一五”开局之年的上半年,我国能源消耗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的势头没有得到扭转,能源利用效率并未如人们期望的那样稳步上升。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