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川渝优势锐不可挡 西部能耗下行艰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年中地区经济述评·西部篇■本报记者刘慧

  川渝地区是西部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居西部之首。四川上半年以13.3%的GDP增速,3726.5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西部地区拔得头筹。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的评估报告认为,以成都为核心的平原经济圈已成为外商投资中国内陆的首选地区,投资环境接近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水平。重庆市也毫不逊色,上半年生产总值达
1468.12亿元,增长12.6%,创造了成立直辖市以来的最高点。由此可见,国家正式把川渝地区列入“十一五”规划后,川渝两地经济交汇融合,以其为核心的中国第四大经济区正逐渐地显山露水。

  纵观上半年西部经济发展态势,总体保持平稳运行,较明显的特点是:工业增长加快,除云南(9.6%)、宁夏(10.1%)增速较低外,其余都保持了15%以上的增速,最快的是内蒙古(2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除青海(15.13%)外,其余各省区市增幅均在20%以上,增长最快的是内蒙古(49.6%)和陕西(40.2%);外贸进出口增长加快,除甘肃(10.24%)外,其余都保持在20%以上,增长最快的是四川(39.2%)、内蒙古(33.76%)、新疆(31.8%)。出口增长最快的是新疆(67.3%,其次是内蒙古34.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平稳增长,增长最快的是内蒙古(15.3%),其次是云南(14.9%)、重庆(14.7%),增速较低的是青海(11.1%);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的是重庆(11.8%)、贵州(11.5%),增速最低的是青海,只增长了2.9%。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濒临东三省的内蒙古自然得到了实惠。上半年,内蒙古完成生产总值1776.08亿元,同比增长18.2%。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93.5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2%。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在西部都是增长最快的。新疆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1052亿元,同比增长11.2%。边境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39.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1.8%。出口27.7亿美元,进口12.2亿美元。作为西部出口增长最快的两个自治区,他们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拓展中亚、西亚、南亚、俄罗斯及欧盟市场,将开辟中国西部出口商品最便捷的“陆路通道”。陕西上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是,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零售额增幅高于全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较高,达1055.12亿元,但有个特点是,装备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高耗能工业投资低速增长。

  7月1日,

青藏铁路的开通,使火车爬上世界屋脊,改变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也催生了西部旅游业新板块。有报道称,青藏铁路全线开通以来,每趟列车都保持着较高的上座率,进藏车票异常紧张。随着铁路的修通、交通条件的改善,美丽的西部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促进青海、西藏两省区旅游业的发展。西部丝绸之路的复兴,加上连接神秘的西藏,中国西部旅游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格局:由云南、贵州、广西、四川联袂形成的“西南游”,甘肃、宁夏、新疆、陕西合璧而成的“西北游”,以及内蒙古、青海、西藏珠连的“高原游”。西部旅游业步入黄金发展期。

  东盟合作也有新气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省区与东盟的对接架起了一座桥,泛珠三角区域也投身于其中。今年上半年,云南省与东盟贸易额达9.5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净增1.4亿美元,增幅达17.7%。有色金属依然是出口东盟的最大类商品。广西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2%。日前在广西提出的“M”型,即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将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将环北部湾经济合作延伸到隔海相邻的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文莱。同时构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拓展和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将极大促进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全面合作,形成一个以海洋、陆地、内河为主线的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对于

能源、原材料的需求旺盛,而资源在西部地区并不匮乏。内蒙古、陕西的煤炭,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的水资源等,西部能源开发与建设正在大跨越式发展,对我国顺利实施“十一五”蓝图将起到积极的影响。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消息,上半年中国能源消耗增长速度高于同期10.9%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年内单位GDP能耗下降4%的目标难度较大,单位GDP能耗并没有步入下行轨道。内蒙古、新疆、陕西等能源大省的工业尤其是重
化工
业,在今年上半年快速增长,但整体仍然没有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经营模式,很大程度上经济的增长还依赖于以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如何实现“节能降耗”的承诺将成为西部能源大省面临的难题。

  西部地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应重视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和融资体制,依靠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推动特色经济发展。目前正在发展的川渝制造业带和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对“诸侯经济”形成冲击。同时还应该发展具有潜力的地区,如:天山北坡地区、银川-兰州-西宁及格尔木地区、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榆林地区、柳州-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地区、贵阳-遵义地区、昆明及周边地区、攀西-六盘水地区以及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等。有消息称,随着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五大标志性工程的不断改善,下半年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增幅将有所下降,西部投资增长将继续保持在30%左右的水平。

  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一个增长调整年。在西部各省区市“十一五”规划中,对比“十五”计划目标,可以看到政府纷纷调高了经济增长目标,而且上调比例不小。内蒙古“十五”时期的增长率是9%,“十一五”时期将上调到13%以上,上调四个百分点,无论是实际增幅目标,还是上调幅度,都属全国最高之列。西部地区既是中国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各省区市在保持经济逐年增长的同时,如何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扭转能源消耗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的势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值得关注。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