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应对当前的产能过剩应增强战略思维和市场眼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应辩证地看待当前的产能过剩,既要看到利润下滑、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的一面,更要看到总体盈利很高、利润理性回归的一面;既要看到部分行业过剩的一面,更要看到部分行业供给紧张的一面;既要看到部分行业扩张冲动明显、潜在风险增大的一面,更要看到经济基本面良好的一面,充分认识当前过剩的局部性、结构性、阶段性和体制性特征。

  ■杨正位

  要正确应对产能过剩,准确把握产能过剩程度,提出符合市场经济方向的应对之策十分必要。

  一、当前产能过剩程度的判断:局部性、结构性、体制性过剩

  前两年做出产能过剩判断,一个重要依据是产能扩张过快,在宏观调控成效大、增速回落的情况下,将造成需求不足、供过于求。但是,从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面看,缺乏严重过剩的足够理由。

  一是经济增长快、利润水平高,不具备普遍过剩的条件。产能过剩是市场周期中经济处于低谷的表现,出现在复苏、高涨、危机、萧条四个阶段的后两个阶段。这一轮经济周期的最大特点是平稳,成功避免了大起大落,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率高达9.9%,投资高达25.7%,工业增长16.4%出口增长28.4%分别比27年来的平均速度高0.3、5.2、5和1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经济加速,GDP增长率达10.9%、利润增长25%左右(参见表1)。即使现在过剩较重的冶金、有色、建材、汽车制造等行业,利润也分别高达数百至千亿元,并没有出现亏损行业,是历史上最好的年份之一,一些行业利润“增幅”下滑,是因为上年基数过高,在“暴利”基础上适度回调,也是合理的。比如,即使利润下降24%的汽车行业,利润也高达513亿元,是在2004年利润暴涨基础上的合理回归,而且这种回落也是我们前年宏观调控时所希望的。钢铁行业1998年利润仅12亿元,2004年猛增到1261亿元,2005年达1274亿元,仍处于暴利阶段;家电行业利润下降了1.5倍,但仍有100亿元利润。今年1-5月工业利润仍然增长了25.2%,几个过剩行业的状况不一,钢铁、化纤行业利润下降,但汽车、有色等行业利润还在大幅上涨,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利润上涨了76%、有色上涨了90%,今年的过剩状况并没有加剧。而且,当前与产能过剩较重的1998年相比,效益指标明显要好得多。1998年,我国工业利润下降了14.4%,14个大行业中亏损或微利的就有6个,亏损面高达29%,亏损企业与利润总额之比为119%,显然比现在的情况严重得多。

  二是经过国际对比,当前的总体过剩率并不高。据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产能过剩主要指已形成的产能,一般年份产能利用率在70%-90%之间波动,低于70%才算不“合理”(参见附表2)。1959-2005年,美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平均为81%其中耐用消费品为78.7%最高年份1966年为91%,最低年份1982年为71%,而且加工深度越高,产能利用率越低,其未加工品、半成品、成品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6.1%、82.8%和79.4%。有的产业产能利用率很低,比如美国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平均才77.6%,合理下限是65.6%,比我国现在汽车的产能利用率低了近10个百分点。而且,我国目前不少分析把潜在产能(在建和拟建)也计入过剩,这显然比美国的口径更大。况且据业内人士透露,有的行业 “虚报”产能、统计水分较大。

  三是过剩的局部性、结构性特征明显。首先,不是各个行业都过剩。事实上,从国家发改委拟出的11个过剩行业来看,产能利用率低于70%的只有铁合金、电石、焦炭3个小行业;产能利用率在70%-80%的有汽车、钢铁、电解铝和水泥等4个行业;其余电力、煤炭、纺织等行业根本没有过剩。可见,当前工业的总体过剩率并不高。其次,也不是所有产品过剩,是“有效产能不足,无效产能过剩”,是一种低水平的相对过剩。比如汽车行业苦乐不均明显,二汽神龙与一汽大众设计产能都是15万辆,但前者从来没有达到过;后者一直供不应求。去年广州本田、北京现代、奇瑞等为产能不足、丢失订单而难过,但有的企业为生存而犯愁。

  四是过剩的市场原因与体制原因交织,其中体制是主因。我国产能波动非常大,有的行业一年产能就能增长70%-80%,远高于美国3%—5%的稳定增长水平,带有明显的盲目性与不合理性,容易形成过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较多,如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等,但更重要的是体制因素: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业绩考评机制、生产要素价格过低、国企投资约束不强等体制因素,使地方与中央在宏观调控取向上往往看法不一致,助长了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加之在现存体制下“坏”企业难以退出市场,兼并重组困难,使市场自动调节能力大打折扣。

  因此,应辩证地看待当前的产能过剩,既要看到利润下滑、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的一面,更要看到总体盈利很高、利润理性回归的一面;既要看到部分行业过剩的一面,更要看到部分行业供给紧张的一面;既要看到部分行业扩张冲动明显、潜在风险增大的一面,更要看到经济基本面良好的一面,充分认识当前过剩的局部性、结构性、阶段性和体制性特征。

  二、从长远来讲,看待产能过剩需要更宽广的视野

  对待产能过剩,既要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经验,也要充分吸取1998年压缩产能的经验和教训,放在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来考虑,增强战略眼光。

  1.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要接受、习惯和利用过剩。

  市场经济总体上是过剩经济而不是短缺经济,发达国家一般都有20%左右的过剩,美国产能利用率很少超过90%,说明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状态。市场周期波动有其内在规律,在经济收缩期出现适度过剩,大部分可以通过市场调节回归到正常水平,而且这一阶段也能促进结构优化和升级。

  ——过剩是市场竞争的前提。市场经济主要是买方市场,没有重复建设与过剩就不会有市场竞争,过剩是市场竞争的常态和必然结果。既要看到过剩导致利润下降、资源浪费等负面的作用,也要看到适度过剩有利于促进竞争、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例如,民营企业进入、竞争加剧使钢铁行业出现了前几年梦寐以求的兼并重组,如鞍钢与本钢、武钢与鄂钢和柳钢、首钢与唐钢和水钢、唐钢与宣钢和承钢等重组加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简称国发中心)的研究表明,中国汽车产业之所以脆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经历市场开放和充分竞争的过程,我们不能只要市场竞争的“好”结果、而不要竞争的“坏”过程。而且尤需强调的是,国内市场大是我们的优势,经过国内激烈竞争的产业,往往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力”理论的核心内容。相信只有经历了产能过剩和激烈竞争的“阵痛”,我国才可能走向制造业强国。

  ——市场越完善,自动调节过剩能力就越强。在竞争充分的市场,企业进入、退出机制较健全。一旦出现严重过剩,市场就会加速兼并重组,劣势企业会被收购或破产退出市场。比如我国中小型的餐饮业和一些娱乐性服务业,不断地生生死死,不断地“改朝换代”,资产不断被重组优化,这样就不会产生过剩的担忧;与此同时,当前过剩严重的主要是过去民营企业进入难、低效企业退出难、竞争不充分、重组困难的行业。

  ——过剩符合市场经济中的产业成长规律,不同发展阶段会产生相应的过剩产业。每一产业一般要经历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市场需求的扩张快于生产能力的扩张,导致企业会过度进入该行业,产能过剩也会逐步变大,从而进入后两个阶段。而且,我国每一发展阶段都有一些主要过剩产业。我国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演进的过程,也是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演进过程,如上世纪80年代家电过剩、90年代纺织过剩、新世纪的电解铝、水泥、铁合金、电石、焦炭等过剩,现在汽车、钢铁、电力等也面临产能过剩的挑战。可见,我国产能过剩是在消费升级与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过剩出现持续性和此起彼伏的特点,但没有出现集中过剩。

  2.产能过剩是动态的,从近期看过剩的产业、从长远看可能产能不足。

  “产能过剩”因时而异,应放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动态地把握市场的长期需求。我国工业化进程总体上刚到中期,城市化水平才43%,人均GDP才1700亿美元,城乡消费都在升级,这决定了国内需求的长期潜力巨大,下一步原材料工业和中高档消费品的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以钢铁为例,一般国家在工业化初、中期,钢材需求稳步增长,到工业化后期才会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根据国际经验,主要发达国家人均钢材需求都达到500公斤左右,比如美国钢材年产量最高曾达1.6亿吨,日本达1.1亿吨。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也表明,人均GDP在3000美元-3500美元时,一个国家的钢材消费才达到饱和状态。目前我国工业化仍在加速,人均钢材消费200多公斤,不到发达国家一半,钢材社会存量刚过30亿吨,而美国累计已达100多亿吨,日本80多亿吨,差距还相当大。国发中心预测到2015年后我国钢材需求才会达到最高点。

  汽车也是如此。现在我国汽车人均保有量只有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1/6、发达国家的1/10左右,现在需求比较强,汽车消费升级明显。据国发中心测算,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1亿多辆,是现在的3倍多,届时我国很可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国。中国的汽车市场总规模只占世界汽车市场的8%,但是增量的最大部分是在中国,得中国市场者胜;加之中国中高级汽车的盈利率远高于世界其他地区,各大公司增加产能、抢占市场也是合理之举。可见,在我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前,当前过剩的产业还有较大的国内增长空间,一些行业的国际市场空间也在快速增长。

  3.产能过剩是“开放”的,从国内市场看过剩的产业、从国际市场看不一定过剩。

  产能不是“封闭市场”的概念,比如日本年产钢1.1亿吨,本国只消化6600万吨,但其产能仍没有“过剩”,因为有40%供出口。我国在产能过剩判断上,也应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来考察,增强国际市场眼光。

  ——中国许多产品国际市场依存度高,分析是否过剩要从世界总需求出发。比如我国彩电、冰箱、空调等家电的出口依存度达50%左右,电脑、DVD、皮革服装等达到80%。从国内需求看是过剩的,放在国际市场上就可能不会过剩。例如,1998年纺织业改革脱困时认为压锭到3000万比较合适,到2000年压到3400万锭,但2005年发展到7500万锭还没有明显过剩,因为纺织出口占国内产量的1/3,占世界市场的1/5,国际市场消化了过剩产能。钢铁也是如此,去年上半年以后,国内钢价一路下跌,但目前美国板材钢材价格很高,利于我国出口,今年1-2月,出口增长23%,进口下降19.5%净出口85万吨,钢铁过剩产能在国际市场上得到消化,拉动了国内板材价格大幅度反弹。

  ——我国一些过剩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仍然较大。从1998年-2005年,我国制造业在世界的比重从5%提高到8%以上,下一步中国要进一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制造业的国际份额有可能提高到20%以上;与此相对应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是:发达国家仍在“去工业化”,经济向服务业转化,如美国制造业比重从1977年的21.6%降到2004年的12.1%这一下降势头仍在持续;而我国正在加速工业化,从1980年-2005年,我国工业增长了14.3倍,但美国、日本、德国分别只增长了92%、50%和37%。2005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约7500亿美元,只有美国的52%。随着工业化加速,我国制造业无论是总量还是占国际市场份额,都将持续提高。

  ——我国出口产业格局发生重要变化:钢铁、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正在成长为新的出口主导产业。我国出口的全产业链条正在形成,上世纪80年代是轻纺产品,90年代是一般机电产品和加工组装的高技术产品,到了新世纪,钢铁、汽车、船舶等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能力正在显著增强,今年一季度的净出口就达266万吨(含钢坯)。但现在我国钢铁出口才占世界市场的5.2%,未来几年很可能扩大份额。我国汽车的国际市场份额更低,2005年出口19亿美元,仅占世界8500多亿美元的0.8%左右,分别只有欧盟的1.3%、日本的5.4%和美国的8.2%。2000年以来,我国汽车产品出口以4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4年、2005年增幅分别高达76%和144%,充分显示了我国出口潜力。

  现在跨国公司巨头对我国出口的担心也可反证,他们忧虑中国钢铁、汽车业的明天就是中国纺织业的今天。我国要达到这一步,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利用国内市场规模大的优势,展开充分竞争,从而获得国际竞争力,占领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如同家电、纺织、DVD等走过的道路一样。

  4.产能过剩主要是中观或微观概念,政府应自觉把握“补位”与“退位”的界限,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市场机制上。

  当前国家出台过剩产能的有关政策是非常有前瞻性的,是必要和及时的,也符合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需要。但是也应看到,计划体制的惯性容易使人们立即干预产能。从发达国家和我国1998年后的经验来看,对于产能多少的把握,企业与市场更为敏感,政府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对策。这一特点决定了在过剩的调节上,应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努力增强市场意识,有所为有所不为。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产能是市场主体而非政府关注的重点。产能是一个中观或微观概念,在市场化程度高的国家,产能是行业协会或大量微观企业关注的指标,而非政府关注的重点。但对于正处于市场化转型的中国而言,政府职能还没有彻底转变,大量国有资产还需要政府进行指导和调控,产业结构调整仍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这无可厚非。但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完善和政府职能的实质性转变,过剩产业结构调整应主要交给市场自发调节。

  ——日本经验表明,政府对产能的调控能力有限。日本调整汽车产能过剩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政府认为汽车竞争过度、出现产能过剩、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将出现“开工率50%以下”,所以希望“将国内汽车厂改组为三大集团”,并禁止其他企业进入;本田希望进入,通产省认为其总裁“精神不正常”,但事后证明本田的自主发展很成功,日本政府事后也承认日本汽车称雄世界主要得益于民间企业的努力和市场竞争。这值得我们深思,认清政府“该作为”和“不作为”的界限。

  ——历史经验表明,政府对产能的预测准确率普遍较低。政府调控的重要依据是对未来需求的预测,但市场预测非常困难,特别是

中国经济转轨阶段,不确定因素太多,预测更是难上加难。如电力行业,1999年后一直在“压”,到三年前电力非常短缺,现在又开始忧虑电力即将过剩;2001年入世应对时,钢铁界普遍认为,2亿-3亿吨就超乎想象了,已远远超过美、日的最高产量,但去年我国已达3.5亿吨,这是否又到了极限?恐怕还不够;汽车更是如此。1981年、1990年、2000年和2004年已出现四次过剩,但每次过剩和此后的回升,都没有被准确预测到,如“九五”的预测高估了需求“十五”的预测却大大低估了需求。因此,过剩是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的,是相对和动态的,在市场波动较快的情况下,政府跟在后面调控产能,既很被动,也容易滞后。

  ——1998年调控过剩的实践表明,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保障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更加重要。过去我国关“五小”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因为政府缺乏补偿措施,企业会采取各种形式规避行政措施,比如关小水泥、小玻璃行业,前几年下了很大决心,这一轮经济扩张后马上又上了一大批,去年又出现了利润大幅下滑,因此不能简单重复过去关“五小”的措施。纺织业实际上并没有出现过剩,因为70%以上的投资来自于民间,民间资本对市场是高度敏感的,如去年化纤行业遇到了困难,投资立刻下滑。因此,在竞争性行业,市场会帮助企业在发展中淘汰、在淘汰中升级。而且,现在特别要注意防止出现限制新进入者、保护在位者的政策取向,防止变相将民营企业与符合法规的中小企业逐出市场,这样会扭曲市场供求,妨害公平竞争与企业优化重组。

  基于上述四点分析,我认为,当前应对产能过剩,需要努力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促进市场准入与退出的便利、促进企业迈向国际市场、促进政府适时补位与退位。

  三、应对产能过剩的基本思路

  应对过剩产能,需要总量与结构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

  1.调控好经济总量,奠定防止过剩的宏观基础。经济速度既要防过低,也要防过高。速度过高了易造成产能过度扩张,根据过去经验,我国GDP超过9%、投资超过20%,就应防过热;同时速度不要过低,以免需求不足产生大量过剩。当前的重点是控制经济增长过快,防止持续过热与高涨。同时,加强市场信息预警与引导,借鉴美国月度、年度公布分小行业的详细产能利用数据的经验,定期公布我国各行业产能利用率,强化间接引导与间接调控:既引导企业投资决策,也引导信贷投向。货币政策应更多地从宏观层面适当控制货币总量,防止过度投资,控制新增产能。

  2.从深化改革上“治本”,形成预防过剩的体制基础。要针对投资盲目扩张、竞争不充分、企业进入难、退出难和兼并重组难等痼疾,加快体制改革。特别是要研究解决处置已形成资产的困难,为兼并重组创造便利,改变在同一个大城市不同区之间企业兼并重组都很困难的局面。保障各种所有制企业、大中小企业公平竞争,防止借机为市场准入、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设置更多的不合理障碍。

  3.从供需两方面“治标”,确立缓解过剩的政策基础。从短期来看,要“减少无效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既要从供给方面“堵”,也要从需求方面“疏”。具体来讲是六个字“压、调、改、消、出、转”:即,在供给方面,压缩、调整与技改升级;在需求方面,扩大国内消费,稳定出口,并适度对外转移产能,实现原产地多元化,化解经贸摩擦。

  4.放眼国际市场,创造化解过剩的良好外部环境。对于有望成为出口主导产业的新行业,不要过分渲染产能过剩,提前做好贸易摩擦防范工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