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邱登科发自内蒙通辽
七月下旬,正是玉米拔节的气节。
广袤的松辽平原喜雨连连。沈阳通往通辽的主要公路都在修整,三小时的车程足足跑了五小时,一路上遇到六场大阵雨,让本来有些暑意的天气变得格外清凉。
同车的乘客,全部是赶往通辽参加中国玉米产业论坛的嘉宾,他们的心情,相信和路面的起伏一样复杂,因为玉米产业的前景,并不像传统农业中天气决定收成这么单纯。
大多数嘉宾都由于交通的原因晚间才到达目的地,有的甚至迟至次日凌晨三点。
但舟车的劳顿并没有影响第二天会议的质量。这次全国第一次以玉米产业为主题的大会,让与会者发现,正在蓬勃兴起的这个行业面临的四大焦点问题正在被渐次破解:被列为国家粮食储备三大品种之一的玉米是否依然关系我国粮食安全?玉米燃料乙醇前景如何?玉米深加工到底走向何方?我国何时成为玉米进口国?
国家玉米储备可适当减少
德高望重的国家粮食局老局长高铁生亲自主持会议,显示出会议的高规格。
高铁生不仅亲自主持会议,而且还首当其冲向大会提交主题发言报告。尽管已经退出一线,但我们依然可以将他的声音理解成代表中央政府高层对玉米的基本看法。
高铁生认为,玉米作为直接食用的口粮比例已经越来越低,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下降,中央粮食储备应该适应市场的需求,对现有的三大储备品种进行重新调整,确保以“口粮安全”为主,适当减少玉米储备,玉米供求平衡可以更多地依靠经常性去调节,增大小麦储备,中央储备粮的库存结构应以大米和小麦为主。
市场人士间接支持了高铁生这一看法。大连亿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冯利臣认为,对于国家粮食储备库而言,应该更加充分利用期货市场对玉米品种进行吞吐和轮换控制,改变以往定量储备的做法,利用期货市场来锁定玉米出库、入库价格,以避免或减少以往单纯以量来决定国家玉米储备的做法所带来的风险损失,将重点放在保证国家玉米储备的质量上。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在同意减少玉米储备的同时也强调了保留部分储量的重要性。他认为,每年政府依然要保证10%左右的收购量,然后再根据需求进行分配,在产量增加的情况下,与其让其多在库存,而不应多在市场,以免引发市场过大的波动导致农村经济出现动荡。他强调,这种储备机制更应该建立在稳定的监管机制基础上。
玉米开发燃料乙醇不宜过度
自2004年9月大连商品交易所恢复玉米期货品种以来,玉米产业的发展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每年的增长幅度超过GDP增长至少五个百分点。业界的一致看法是,拉动这波大牛市的,是玉米深加工产业。但对于深加工的方向,却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饲料加工,有人认为是淀粉加工,更多的人认为是燃料乙醇。
此次会议以后,大多数人改变了看法,一致认为,燃料乙醇不宜过度发展。
会议发布的由大连商品交易所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联合研究的成果《中国玉米加工业发展现状前景与未来玉米供给能力分析》成为改变人们看法的主要原因。
课题主要负责人,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王晓辉处长预测,由于存在诸多问题,未来五年,玉米燃料乙醇所占比例将持续下降。
王晓辉分析说,由于近三年全国酒精生产企业都处于赢利状态,且行业又没有一个严格的准入机制,加之国家正在试点推广燃料乙醇(在汽油中加入10%乙醇改性为乙醇汽油)给业界带来了过高、过快的希望,造成全国各地新建、改建酒精厂大量增加,这给行业的长远发展带来隐患。目前新上马和计划上马的燃料乙醇企业,其原料多以玉米为主,将很快使国内酒精产需失衡,对行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王晓辉还指出,过度上马乙醇燃料其后果不堪设想。首当其冲的是物流安全,大量的玉米流转势必造成与煤和其它粮食争夺运力,造成物流压力不堪负荷;其次是原料供给,我国玉米呈波动性且年均增长缓慢,过度上马玉米乙醇燃料项目将使之供给更趋短缺。
王晓辉表示,综合原料的长期有效供给与可拓展的原料供给空间以及合理有效使用条件等各方面考虑,未来非粮原料的燃料乙醇产量和比重必定上升。以目前形势分析,糖蜜燃料乙醇和木薯燃料乙醇的产量和比重将会增加,由于这两类替代品的产地主要在西南,因此“十一五”期间可能在这一区域建三到五个以糖蜜和木薯为原料的燃料乙醇企业,其综合设计生产能力将不低于100万吨,从而改变目前单一依靠玉米为原料的危险处境。
玉米加工延长下游产业链
“我们会坚持我们在玉米产业的投资计划,不会加快也更不会减缓,”广东顺糖集团公司董事长张绪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气坚定地表达对下游产业的信心。
张绪跃介绍说,到位居世界四大“黄金玉米产业带”之一的通辽来投资,正是基于对产业链延长的预期。顺糖的投资计划包括淀粉、酒精和食用油等多类工业中间体和终端产品,今年十月完成首期投入的投产,销售总额将超过10亿,明年五月完成二期投入,销售总额将超过20亿。
北京经易智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立新分析指出,绕开乙醇燃料,将资金投入到以淀粉、油品等精细化工和食品工业为主体的下游产业,并尽量延长产业链,将有望获得较好的回报。
徐立新介绍说,现阶段我国玉米深加工工业消耗的玉米正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其消费量将在未来十年翻一番。其中玉米淀粉工业的发展源于其产业链长、产品增值空间大,所生产的产品已经由原来的初级淀粉向变性淀粉、糖类、酸类和醇类产品转移。顺糖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之所以敢以如此的力度奋身这个产业,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徐立新还分析说,玉米深加工还呈现出地域和规模特点。企业的区域布局出现由南向北迁移的迹象。最初国内深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南方,主要依靠技术优势进行生产,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在华北黄淮地区设厂,主要利用当地的玉米产地优势,在过去的三年中,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企业开始在东北地区大量设厂,从而使原料的争夺在东北产地展开。可以预计,未来企业将向西北乃至国外转移,以应对原料和销售渠道问题。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建或改扩建的深加工企业目前一期生产能力少则30万吨,多则100万吨。顺糖在通辽的设计产能在明年二期完成后将达到90万吨,最终目标是超过120万吨。
“南进北出”保持玉米动态平衡
玉米消耗量的增长带来的另一个普遍关心的问题是:我国是否可能成为玉米进口国?
王晓辉预测,我国玉米产量呈波动性增长而消费却呈刚性增长,因此带来的直接效果是库存数量在未来几年将持续下降,玉米进口将不可避免。以目前玉米需求测算,在2007/08年度我国玉米供需缺口不会明显扩大,仍处在政府通过调剂可实现平衡状态,不具备大量进口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国年进口量不会超过1000万吨。我国最终将由玉米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从目前形势判断,出现在2008/09年度的可能性较大。
王晓辉还强调,如果未来我国必须通过进口来满足国内的需求,则我们也应该尽量降低进口水平,以减缓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我国应该做到在同时进口玉米和大豆的情况下,突出一个品种以减缓另一个品种的压力。因为我们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了,这一局面已经很难改变,那我们就应该尽量避免再成为最大的玉米进口国。
徐立新则表示,按照产业分布和产区分布的特点,同时为降低物流压力,可以有意识地开始尝试采用“南进北出”的方式来寻求我国玉米流转的动态平衡。即华南地区等主要玉米消耗地区尝试从美国进口玉米,而东北黄淮等主要产区向东亚地区出口玉米,这样可能更符合未来我国玉米及其衍生品流转的客观特征。
(金陵/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