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关于建立西部长期持续发展基础的若干思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 08:55 中国经济时报

  只有那些对交通成本不敏感的、污染少的、对自然资源依赖小、迂回生产链条长的产业,才能形成西部长期发展的基础。这些产业主要是那些知识密集度高的产业,所以,走创新之路是西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巨文忠

  “十五”期间,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GDP增长率逐年提高。但是,统计数据表明,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依然在拉大,只是拉大的幅度有所减缓。大多数研究都认为西部地区实际上仍然没有建立起一个自我发展的基础,一旦外源性的投入减缓,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会否再次滑落是一个令人忧虑的问题。所以,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建立长期持续的发展基础,是西部地区持续增长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培养自我发展能力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那么这些产业是什么呢?第一,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是自然资源禀赋优秀,

能源资源类产业在全国的地位非常突出,如发电、煤炭、原油、天然气等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3.3%、26.5%、23.3%、67%,那么,依靠资源型产业会形成西部持续增长的基础吗?第二,按照一种流行的观点,中国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阶段,而且西部的矿藏等工业原料也十分丰富,那么,西部地区需要或有可能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吗?第三,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对西部地区来说是机遇,还是无关紧要的?回答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分析西部地区发展所面临的一些约束条件,并从中寻求答案。

  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困难与制约因素

  1.自我强化机制使东西差距难于逆转。

  改革开放后,我国东西部之间发展的差距一直在扩大,2000年至2004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8.5%、8.8%、10.0%、11.3%和12.7%,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0.4%、9.9%、11.2%、13.1%、14.0%,人均GDP差距从6457元扩大到10779元。这种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与“路径依赖”的规律有关:一个区域一旦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它将更快地甩开落后区域。这种现象按照路径依赖理论,自我强化机制发生作用的方向,起源于初始路径的选择。所以,西部要摆脱自我强化机制的不利影响,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思路。

  2.产业梯度转移很难使西部受益。

  虽然自我强化机制在起作用,但是一个地区随着产业升级,产业转移是一定会发生的,那么,由此推论,西部是否会由东部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而受益呢?与跨国产业转移的规律不同,虽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了25年之久,但向西部地区大规模产业梯度转移却没有发生。因为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人口跨地区流动使得低成本劳动力可以无限供给,企业也就没有转移产业的动力。所以,梯度转移理论运用于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并不成立。

  从去年以来,珠三角、长三角都发生了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发出了一个信号,这两个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得不转移了,但是,产业转移是否一定指向西部却不一定。从西部地区加工后出口需要铁路和公路运输到港口,必将加大成本,如果转移到中西部的产业所增加的交通成本与雇佣当地劳动力的成本之和,大于没有转移时或转移到其他地区的成本,那么对企业来讲就是不合算的。漫长的交通线路,复杂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产业向西部转移的可能性很小。近年来与我国相关的产业转移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日美等厂商不断向越南、印度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我国东部厂商向中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3.先天不足的地理区位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利于工业发展。

  从产业梯度转移的局限,我们可以看到,西部地区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地理区位造成的。远离海洋,运输成本高,成为内陆型区域经济发展的致命弱点。虽然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但如果不能抵消运输成本,就不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占据优势。经济史表明,内陆型区域在过去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中,除了瑞士、以色列等少数国家外,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正如同人的先天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后天的成功道路一样,不同的初始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路径。所以,西部地区工业化缓慢是有其客观原因的,片面强调资源开发、发展资源型产业、乃至重化工业,对于缺乏平原、环境脆弱、交通成本高昂的西部来讲,并没有切中其发展缓慢的症结。

  4.大规模投资并不能成为西部经济的

发动机

  既然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如此之多的局限,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大规模投资启动西部快速发展的步伐呢?这种观点是上世纪60-70年代以来早期发展经济学最流行的理论和政策建议,并被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所采纳。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对西部地区进行了倾斜性投入,5年累计投入近2万亿元。但是,这些大规模投资并没有在西部建立起一个长期稳定的自我发展基础。其原因在于:第一,漏损效应。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设备、零部件、材料以及设计、管理等高知识密集度的产品,最终受惠的是东部地区乃至国外一些大型跨国公司,而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和乘数作用并没有预期的大。第二,从根本上说,投资并不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根本要素。世界银行全球的援助实践在许多国家并不成功,表明投资并不能推动一个国家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技术进步才是发展的根本。

  5.资源的诅咒。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优势,但依靠资源开发只能给西部在一定条件下带来短期的繁荣,而不会形成一个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近年来重化工业的大发展,对煤炭产生了旺盛的需求,使中西部一些产煤的地区高速发展,但这种依靠资源的发展往往是短暂的,不会长久。因为资源禀赋优异的地区往往过分依赖“资源红利”,从而很容易丧失在制造业等技术部门的发展动力和机会,从而陷入了一个边际收益递减的陷阱,资源卖得越多越贫困,这种现象也被称为“资源的诅咒”。随着时代的变迁,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逐渐降低的,农业社会先祖们逐水而居,几乎完全受制于资源环境的制约。工业化早期,矿藏等自然资源的位置是决定城市和产业空间布局的关键乃至决定性因素。而到了工业化中后期,随着技术水平提高和高加工度产业发展,自然资源的作用日渐下降。尤其是资源替代性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使一些具有资源独占性优势的地区威风不再。

  二、推动西部地区走创新之路的条件

  通过对上述5个因素的分析,表明只有那些对交通成本不敏感的、污染少的、对自然资源依赖小的、迂回生产链条长的产业,才能形成西部长期发展的基础。这些产业主要是那些知识密集度高的产业,所以,走创新之路是西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1.知识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如前所述,地理区位劣势所产生的高昂的交通成本是制约内陆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在

信息化经济中,知识密集型产品对交通成本并不敏感,而且信息通讯网络是一种快捷和廉价的“交通”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分工的交易效率。以信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以及许多传统产业,由于受益于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克服了地理限制,在全球迅速形成生产分工网络。许多地区也正因为信息技术的机遇而产生跨越式发展,国际上典型的案例如印度的班加罗尔、爱尔兰、芬兰、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等。这些成功的事例很好地说明了地理区位对知识密集度高的产品和产业发展的约束性是比较弱的。因此,经济信息化进程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一次难得的机遇。

  2.重点区域和领域科技资源基础雄厚。

  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很大,不能一概而论。虽然西部地区总体上看科技实力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但是,当我们把眼光投在一些重点区域和领域的时候,会发现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还是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许多地区的主要科技统计指标并不低,如测量创新能力最有用的一个指标——每10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2004年陕西位居全国第九;在R&D经费内部支出方面,2004年陕西和四川分别位居第八、第九位;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2004年重庆在全国处于第五位。科技进步监测数据显示,在科技进步环境指数的排序中,新疆、陕西分别排在第四和第八位;在科技活动投入指数的排序中,陕西排第三位。第二,军工科技资源极为丰富。西部地区共有国防科技工业直属科研及生产单位,占全国军工单位总数的40%左右,主要集中在陕西、四川、重庆、甘肃、贵州等地。集中在西北和西南地区近一半的国防科技工业具有高新技术集成能力强、区域集中的特点,其中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核工业等领域处于国家甚至国际领先地位。第三,中心城市是西部地区科技资源相对密集的区域。虽然由于地理阻隔发展城市群比较困难,但中心城市仍然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中心,起到知识扩散的作用。第四,初具雏形的城市群。城市群(带)所形成的创新网络是区域竞争力提升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四川的科技力量主要集中于成都、德阳、绵阳一带,与重庆一起形成了一个经济实力很强的都市群,国家发改委已经把成渝经济区列为国家“四大重点关照区”之一;陕西的科技力量主要集中于包括西安、宝鸡、咸阳在内的关中平原。

  三、知识经济条件下的西部经济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区走创新之路,应当从三方面入手:

  1.差异化的重点突破与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提供相结合。西部地区面积686.7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5%,其中,山地、丘陵、台地和高原面积高达82.9%;平原只占17.1%。只有四川和关中两大平原以及其他省会等大中城市有利于发展大规模产业化,有利于形成深度分工的城市网络。对于不宜于开发的地区,应该由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2.发挥军工优势,启动创新机器。我国西部地区的军工力量与地方经济处于长期分离状态,集中于军工领域的高精尖技术的扩散效应难以形成。如陕西2004年大中型企业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1%,科技活动经费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3%,在全国都是最高的。但是,根据最新经济普查的统计,陕西GDP在全国只排在第十九位。这种鲜明的反差,可能的解释就是军工科研资源还没有形成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所以,充分挖掘西部军工科技资源,推动军工的科研、生产单位封闭的创新系统与当地的区域创新系统融为一体,打开军民之间知识流动和技术融合的通道,是西部经济发展焕发出活力的关键。

  3.加大政策和投入力度,改变技术流动方向。虽然自我强化机制和知识的报酬递增效应使得技术具有本地固化的倾向,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技术流动方向不可改变。通过政府的有形之手,在落后地区加大向创新投入,向知识和教育投资,将有利于吸引新的科技资源,有利于建立西部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作者单位: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