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白银经济转型出路何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6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 |||||||||
■解析“白银模式”系列报道(三)■本报记者李成刚孙东辉仵树大 在白银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材料基地和甘肃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建材生产基地的情况下,如何继续发挥其优势,走出“矿竭城衰”的阴影,踏上转型复兴之路,成了摆在每个白银人面前的任务。
“十一五”是白银经济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时期,而转型的出路,则在于培育多元支柱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政府部门到市民群众,这一判断,已经成为白银各界的共识。 “十一五”是白银崛起的良机 在白银市,从政府到市民,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十一五”是白银强化基础、提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认为,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国际产业的梯度转移,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发展,为白银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尽快在陇中地区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白银市市长袁占亭认为,白银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过去五年,白银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替代产业培育发展,着力促进“六个转变”,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目标任务,是建市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今后五年,围绕把白银建设成为国家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大型能源化工基地、西部科技新城,在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确保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力争五年翻一番,财政收入增幅高于生产总值增幅;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力争比“十五”总量翻一番。“这也是我市‘十一五’主要奋斗目标所决定和要求的。”袁占亭说。 多元支柱产业推进白银经济转型 据袁占亭介绍,早在2005年,白银就深入分析过当地经济转型的比较优势和不利因素,深化了市情认识,选择确定了重点培育发展的八大支柱产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的意见》,精心编制“十一五”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为更好地发展园区经济、促进老企业改造、加快经济转型打下了基础。 他们认识到,白银市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经济转型和培育多元支柱产业的关系。经济转型是白银加快发展的紧迫任务,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则是加快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 记者在白银采访时,听到白银人提的最多的就是“八大支柱产业”,事实上,这就是白银城市经济转型的“路线图”。 袁占亭介绍说,这八大支柱产业为:一是有色金属及稀土新材料产业;二是精细化工一体化产业;三是矿产业和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四是能源和新能源产业;五是机械和专用设备制造业;六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七是特色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八是黄河文化旅游产业。 围绕白银“十一五”发展目标,白银首先要做的就是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城市经济转型。把培育接续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融为一体,一手抓矿产业,一手抓非矿产业;一手抓高新技术产业,一手抓产业链延伸,带动和支撑企业及园区经济发展。 “培育特色产业是白银今后发展的战略重点。众所周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在经济转型探索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培育发展多元支柱产业是加快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创新为主导,依托资源而不依赖资源,一手抓矿业,一手抓非矿业,促进产业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袁占亭认为,尤其重要的是,在搭建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多元支柱产业框架时,必须逐步形成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体系。 “对白银来说,要做的就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袁占亭说,例如以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为载体,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围绕培育发展八大支柱产业,建设“园中园”、“园外园”,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及化工材料、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形成产业优势。加强专利申报和标准制订,着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 经济转型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 白银曾因矿山开采而产生的地面裂缝、变形以及地面塌陷破坏了大量耕地和生态环境,在推进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有效保护环境,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白银今后工作的重点。袁占亭认为,要做到开发与节约并重,保护优先,综合治理,积极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他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推进环境建设三方面齐头并进。首先,在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时,要强化节约意识,降低资源消耗。推进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 其次,在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时,要着力抓好有色、化工、煤炭、电力和建材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整治重点污染源,空气质量指数二级以上天数达到75%以上。加快城市和县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加大黄河白银段水污染防治力度。健全环境监管体系,增强城市污染防治能力。 第三,在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时,实施各类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加快大环境生态绿化,同时重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建设,做好沙漠治理、小流域治理和盐碱化治理。 “白银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欠账多,困难比较突出,今后要坚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化解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治本之道,积极探索循环经济之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袁占亭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