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巷议]越治越污与社会惯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 10:43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就发生发展的客观过程而言,松花江污染事件绝不是一件偶然事件,它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根深蒂固的社会惯性。

  据媒体报道,渤海正逐渐变成一座巨大的“污水池”。面对海洋环境专家“渤海可能变成‘死海’”的警告,国家四部局联合海军、环渤海四省市于2001年开出了价格555亿多元、三个疗程15年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药方”,但却在“群龙闹海”的治理格局下遭
遇“失效”尴尬,渤海污染继续恶化。

  渤海治污涉及环保、海洋、海事、渔政、交通等部门,显然属于公共领域。很多人将治污失效的矛头指向公共领域的治理结构,但事实上,我们布局合理,每家都固守自己的边界,除非万不得已,没人越雷池一步,结果自然任由情形恶化下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曹大正这样描述渤海治污困境:“海洋部门不上岸、环保部门不下海,管排污的不管治理,管治理的管不了排污。”

  从2001年至今已有5年,如经费落实到位,第一个疗程理应花费不菲,但渤海不仅没能出现碧水蓝天,反向污水池发展。这样的困境,需要认真解读并反思的地方实在太多。其中一个,就是社会惯性之可怕。

  社会惯性是什么?就像一个好习惯,坚持下去成自然,会使很多问题节省解决成本。纠正坏习惯的代价不用废话,每个人都能举出一大堆切身感受。有句话叫“无志者常立志”,描述的就是这种恶性循环。在个人身上和在公共生活领域,惯性的作用遵循相同的规律。所不同的是,社会惯性卷入的范围更大,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纠正的成本恐怕也难于量化。比如,去年底发生的松花江污染事件的警示意义对改善渤海污染现实似乎并不存在,其中的原因仿佛真的就是前者是突然发作,而后者却是习惯成自然的慢性自杀。

  就发生发展的客观过程而言,松花江污染事件绝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它的背后,隐藏着更为根深蒂固的社会惯性。比如习惯性地掩饰,习惯性地心存侥幸,习惯性地哪儿疼治哪儿不及其他。这种惯性让松花江污染事件成为一种必然。而导致这种必然的条件并不局限于吉林、黑龙江两地。

  渤海默默地接纳着周边的污秽,专家称,即使所有污染叫齐了马上停止,她通过水体交换实现完全自净也需要200年的时间。而一个被寄予若干美好憧憬的滨海新区正在她的身边孕育。如果惯性继续,最终的受害者应该是谁呢?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就,问责制已经在相对具体的领域发挥威力。但涉及若干部门的公共领域呢?是否需要把职责明确分解到各个相关部门,并以一种共同问责、连带问责的方式加以监督落实呢?或者,还有其他办法可想。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但现实愈加突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因为,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三个和尚没水吃,渤海治污困境恰恰被寓言击中。但如果我们就是寺庙的方丈,又该作何感想?难道我们真的会一味等着渴死吗?柯海新

  (卓珩/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