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棉花质检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 09:09 中国质量新闻网

  棉花质检体制改革开始进入攻坚阶段,由仪器化检验取代人工检验的目标即将实现。

  2005年度是全面推行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的第一年。参加新体制的棉花加工企业为322家,实际完成技术改造的160家,申报新体制公证检验的企业96家。由纤检机构承担的仪器化公证检验准备和实施工作进展顺利,按计划完成了仪器化检验实验室体系建设工作,共有58个实验室具备承担仪器化公证检验条件,配备HVI(大容量棉花纤维测试仪)75台(套),其
中23个实验室承担了仪器化公证检验任务,共检验棉花38万多包,约8.55万吨。同时,中纤局和地方各承检机构还分别成立了棉花质检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搭建信息平台,建立实验室运行档案,定期汇总分析各类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完善了新体制棉花公证检验相关规范性文件。着手修订GB1103棉花标准,组织进行大田试验,制作棉花色特征实物标样和长度标准样品,完善棉花质量信息系统,开发仪器化质量能力保证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进行仪器化棉花检验数据与棉纺织产品质量相关性及自动配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棉花质检体制改革成果初见端倪,适应新体制要求的仪器化检测体系已初步形成;随着纺织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对新体制棉花的需求将逐步增加;随着棉花产业格局的调整,棉花加工业面临重组和优胜劣汰,有利于促进加工企业参与新体制。

  但是也遇到一些困难。据中纤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05年度列入规划的加工企业只有30%按期完成了技术改造并申报公检;申报公检的企业只有30%的棉花实施了公证检验;新体制棉花进入专业仓储的目标没有实现;相当一批企业没有按照仪器化公证检验结果销售新体制棉花;纺织企业实现按照仪器化公证检验结果配棉还需要一个过程。

  据中纤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政策层面上的原因,也有技术层面上的原因。目前,我国棉花产业化程度较低,加工业散、乱、小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国产棉花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纺织行业小纱厂数量众多,棉花市场体系和物流现代化程度不高,棉花从业人员质量意识、技术能力与质检体制改革的要求有较大差距,改革配套政策不足并且落实难度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从不同侧面影响到改革的进程。

作者:佚 名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