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71%受访者愿参与集体诉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 01:45 东方早报

  调查缘起

  本月,中国证监会已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员在证券市场上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了行政处罚以及市场禁入措施。然而,轰轰烈烈的科龙案并非就此落下帷幕。一个专门针对科龙、德勤虚假陈述证券的民事赔偿诉讼案的研讨会22日在无锡召开;由顾雏军这个资本大玩家引起的人们对国企改革、证券市场的讨论和思考还在继续。
早报财经第一调查上周联合调查机构新秦商务信息(上海)有限公司,通过其调查平台(www.searchina.net.cn)进行了相关调查。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共计4751人,其中男性62%,女性38%。受访者年龄层分布为,43.7%的受访者年龄为18岁~27岁,43.8%的受访者为28岁~37岁,8.6%受访者为38岁~47岁。受访者平均月收入为2001~3000元的占22.9%,月收入在3001~5000元的占16.1%。47.8%的受访者学历为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5.1%。

  “永久性市场禁入”是对科龙电器原董事长顾雏军的处罚之一,不过调查显示,半数人担心这个处罚因实施困难而仅具有象征意义。至于违法违规所造成的损失和恶劣影响却无法挽回也是不能一罚了之的。七成受访者表示如果自己购买过科龙相关股票,其愿意参与民事诉讼。此外,正在中国改革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经济学家们更应该对科龙案的教训引起反思,这一点在调查中得到了众多人的认同。

  七成人认为处罚太轻 市场规范不可一罚了之

  从调查结果数据看到,人们认为给顾雏军以警告、30万元罚款的处罚力度相比较其给企业、众多投资者等带来惨重损失还算宽容的。受访者中76.3%的人认为这个处罚额度“太轻,不够”;有11.4%的受访者则认同证监会的决定,这样的额度刚好合适(如图1)。

  对顾雏军实行中国证券市场第一个永久性禁入的处罚措施究竟有否意义?五成(55.9%)受访者表示怀疑,他们担心这可能只是象征性的,很难做到。而有26.4%的人则认为这样措施肯定具备实际的处罚力度,其威慑作用不可小视。

  除了顾雏军之外,本次证监会对科龙其他相关违规责任人也作出警告和罚款,十二高管累计罚款155万元。在这之前这些高管们拿着1331家上市公司中最高的年薪450万元。受访者多数(79.2%)认为本案中的违规成本过低,因为这些高管对上市公司所造成的损害、对投资者权益的侵害以及对整个证券市场所造成的伤害和影响无法估量,也不是可以一罚了之的。对此持否定意见的人只有4.9%。

  起诉独立董事 五成人:有助加强责任心

  无视规则、滥用股民的钱的行为在中国股市中绝不是个别现象,调查中五成(50%)的受访者认为只是对顾雏军采取处罚措施并不一定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而有25.1%的人则肯定处罚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警示作用(如图2)。

  在已被法院受理的诉讼案中,科龙的三个独立董事也被告上法庭。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有时扮演着公允地保护公司和投资者利益的角色。本案中通过起诉独立董事是否有助于加强上市公司独董的责任心,唤醒他们的良知呢?超过半数(55%)的受访者认为这样做能起到帮助作用,20.7%的人则认为不能。

  德勤难逃干系 重罚理所应当

  在科龙电器的巨额造假案中,有一个角色是不能忽视的,它就是号称世界四大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德勤。之前在相关调查中认定德勤对科龙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程序不充分、不适当,未发现科龙现金流量表重大差错等。这些问题意味着,德勤违反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证券法》以及《刑法》等法律法规。此次证监会对德勤的处罚却没有提及让很多人表示不解,受访者中84.9%人认为应该一视同仁,对德勤处于重罚,不能放任其享受“超国民待遇”。

  民事索赔潮起 科龙案远未结束

  玩弄资本于股掌之间的顾雏军是得到应有的下场,然而那些曾经寄希望于科龙的中小投资者又该从何挽回自己的损失?此次证监会对科龙电器、顾雏军等人虚假陈述行为的行政处罚决定,使得科龙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由此得以展开。本月初五名投资者提起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案,要求索赔损失30.4万。在上周的调查中,有71.9%的受访者称如果自己购买过相关股票,此时也会提起诉讼索赔,仅有9.3%的人表示不会索赔(如图3)。大规模的集体诉讼研讨正在展开中,有统计披露,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对科龙提起索赔的投资者将超过千人,索赔金额也会上亿元,可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科龙极有可能要面对一阵民事诉讼高潮。

  八成人认为 经济学者该反思

  早在2004年,香港教授郎咸平在一次名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的演讲中炮轰顾雏军利用国企改革的契机,偷钻制度漏洞,侵占国家财产,由此引爆了沸沸扬扬的“郎顾之争”。80.6%的受访者认为,曾经在那场争论中力挺顾雏军、指责郎咸平的经济学者们,应该就此深刻反思,而不应始终保持沉默。(感谢新秦商务信息(上海)有限公司提供数据和分析)

文 张荔 马一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