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艺术的多样化和语言的大众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 07:28 中国质量新闻网

  现在我们坐在电视机前,就可以收视东北的二人转、广东的粤剧、福建的闽剧等地方戏,还可以看一看维吾尔族姑娘们婀娜多姿的舞蹈,听一听蒙古族小伙子高亢的草原之歌。

  美中不足的是:如果没有字幕的提示,很多的剧种真还听不懂。在古代,大概是由于交通不便,地区与地区之间,常常被高山、大江、大河阻隔,形成了一个地区独有的方言,一代传一代,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语言系统;又由于艺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全靠师傅带
徒弟那样学下来的,许多地方戏曲常常带有浓厚的方言色彩,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但现在,人类社会已进入

信息化时代了。东西南北中,语言交流也无天然的屏障了;艺人的文化水平普遍有了提高,大多数文艺工作者是从艺术院校培养出来的。还把自己的艺术语言局限在传统的方言的领域内,真不可思议。

  长期以来,有些传统剧种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已到了自生自灭的境地。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品种逐步被流行音乐、小品等代替。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传统戏剧,用地方语言把自己局限在原有的小天地里。而就在那个小天地里,许多观众又不断被现代的、大众化的艺术吸引走了。地方戏剧能不枯萎吗?

  要保留地方戏剧,要振兴地方戏剧,以保持我国艺术多样化,除了各级政府挖掘外,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必须实现语言的大众化。我国《语言法》已经实施,为实现语言的规范化、一致性创造了法律环境,这就为地方戏剧等艺术品的语言大众化铺平了道路。只有实现语言的大众化,才能把许多地方剧种推向全国,在全国人民中得到推广、普及,剧种的保护、复兴、振兴才能有群众基础,才有可能实现艺术的多样化。现在,实现艺术的多样化和语言的大众化,已是时候了。

作者:朱玉龙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