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加息抑制不了通货膨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 14:52 南方周末

  ■每周财经评论

  □时卫干

  格老“一招鲜,吃遍天”,靠调整联邦基金利率包打天下,但是如果中国的央行也这样做的话,只能使中国经济的隐忧进一步加剧

  去年7月21日,央行推出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方案,为各方广为赞誉。彼时的央行一定不会想到,一年后其所面临的考验非但没有任何缓解,反而因为今年以来持续增加的通货膨胀压力而更加严峻。

  上周五,央行并没有如市场预期的那样加息27点,而是在下午4点半悄然在其网站上挂出了一则《2006年上半年金融运行总体平衡》的通知。这一举动似乎无声地在向市场宣告:短期内央行将选择继续保持利率稳定。毫无疑问,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央行一贯以来所追求的“出其不意”的境界:往往选择一个不被注意的时机、尽量使用不被注意的工具出台政策。但是,这一次仅靠“出其不意”可能已经无法解决问题,央行的烦恼比格林斯潘所面临的要复杂得多。格老“一招鲜,吃遍天”,靠调整联邦基金利率包打天下,但是如果中国的央行也这样做的话,只能使中国经济的隐忧进一步加剧。

  中国的宏观经济遵循这样的运行轨迹:追求高速度的GDP增长;政府大力吸引FDI、鼓励出口,经常项目出现持续顺差,与此同时,各种套利资本预期人民币将持续升值不断流入,外汇储备也出现异常性增加;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各商业银行把外汇头寸卖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支付商业银行人民币,市场出现流动性过剩;为了避免流动性过剩引发的投资过热,央行又发行票据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回收流动性。在这个运行轨迹中,

人民币汇率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较低的人民币币值一方面有利于出口,另一方面却在吸引套利资本不断流入。

  这个经济体系持续运行会产生三个结果:一是流动性过剩,衡量流动性的指标“M2/GDP”2005年末达到164%,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是与中国发展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显现出“发烧”的征兆;二是截至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941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持有国,同时,令人忧心的是,外汇储备则主要投资于美国政府债券等低收益资产;三是最近15年来我国出现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格局,这在国际经济史上绝无仅有。这三者联合作用,一方面意味着我们以高昂的成本吸引外资,另一方面我们的资本又在廉价供给美国等国家使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谓大矣。

  在这种情况下,加息是有效的“武器”吗?这必须分析两个问题:一是,当前的利率水平是否合理?二是,加息能否抑制通货膨胀?

  利率水平合理吗?目前,大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的综合成本约在4%左右,而中小企业银行贷款及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利率在5%-6%之间,应该说,这样的利率水平已经是一个较高的水平,继续上调的空间已经不大。

  加息能抑制通货膨胀吗?2006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包括两种来源:一方面,国际上以石油、能源、矿石等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屡创新高,已经传导到中国的生产企业,在成本方面推动通货膨胀。中国的制造业一直存在生产过剩,加息不能抑制成本方面的通货膨胀,相反却降低了生产企业的赢利能力。另一方面,长期流动性过剩、垄断性行业薪酬过高又从需求角度来拉动通货膨胀,从理论角度看,加息能够抑制需求引发的通货膨胀,但是,考虑到汇率因素,问题就没那么简单了:人民币汇率在事实上依然钉住美元而没有钉住所谓的一揽子货币,人民币一年间对美元近4%的升值幅度使得市场对

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如果央行在这个时候选择加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的情况下,只能诱使更多的套利资金进入中国,央行被迫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市场流动性将进一步过剩,推动需求持续旺盛助长通货膨胀。也就是说,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现在加息不是抑制而是助长了通货膨胀。所以,单纯的加息绝不是央行的正确选择。

  因此,尽管

中国经济的外在表现是通货膨胀压力严峻,但底子里依然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加不加息实际上是一个次问题。央行目前最需要考虑的是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市场化,逐步消除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预期,到那个时候,央行才能重新把握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只有拥有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周小川才能像格林斯潘那样靠调节利率就可以自由调控宏观经济了。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P1171342)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