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非公开发行规模过千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 09:15 上海青年报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近半年来90多家上市公司已经或即将通过非公开发行从市场上筹资1145亿元。短短的半年时间仅非公开发行募集的资金就有望创下历史新高。前一高点发生在2000年,当年国内证券市场的新股首发加上增发及配股共筹资1498.29亿元。

  90多家公司募集资金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90多家上市公司宣布将采用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发行总量不超过235亿股,筹资总额不低于1145亿元。其中,法人定向配售8家,非公开发行87家。发行价格最高的是苏宁电器,发行价格为每股48元。股本发行最多的是G民生,该公司将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35亿股股份。

  “非公开发行一个明显的优势是迅速,费用也较低。”就非公开发行的特点,G卧龙一位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认为非公开发行是一种新的融资方式,由于非公开发行面向机构投资者且有一年的锁定期,相应对公司股价波动影响小。

  扩容压力后移

  尽管非公开发行备受上市公司青睐,二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似乎也趋之若鹜,但市场忧虑的是,非公开发行会否寅吃卯粮,将扩容压力后移,成为煽动未来股市动荡的“熊掌”。

  历年的筹资数据均不能与现状相比。以往

证券市场的统计情况表明,月筹资额最高的是分别是2000年12月及2005年4月,新股发行、增发及配股分别为273.58亿元、273.02亿元。月筹资额在200亿元以上的月份仅有4个月,这其中,增发规模超过200亿元的仅有2000年11月、2000年12月及2001年1月。

  而目前,已实施增发或拟定增发方案的上市公司共计95家,大多数的非公开发行预案在2006年4月至7月间公布,合计金额1145亿元。按目前的非公开发行情况看,拟定非公开发行的上市公司基本上在两个月内可以融资完毕,面向战略投资者发行的

股票锁定期限为一年,即2007年4-7月或更晚每月新增的可上市股份总市值达到380亿元,这不能不令人忧虑。一年后,IPO的不间断发行以及有限售流通股的持续解禁,与非公开发行的股份解禁结合在一起,其影响犹如“笼中之虎”还是“下山之虎”似乎仍未得知。然而,每月新增的380亿元不容忽视。

  (全景周边)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