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白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求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 08:54 中国经济时报

  编者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法国的洛林、德国的鲁尔、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等,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转型的尝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国共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矿业城市178座,这些市、镇为国家提供了90%的石油、93%的煤炭、80%的铁矿石、70%以上的天然气。但现实的问题是,有54座城市正面临着“矿竭城衰”的威胁。

  作为新中国最早开发的铜工业基地,甘肃省白银市经过50多年的开发开采,有色矿产资源锐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阻。然而,白银市没有怨天尤人,他们通过不断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发展多元支柱产业以及招商引资,探索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新路子,被业界称为“白银模式”。本报将通过一组系列报道,总结和解析白银市经济转型的有益经验、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他们所希冀的援助。

  ■解析“白银模式”系列报道(一)■本报记者李成刚孙东辉仵树大

  马路宽了、市容美了、夜景更加亮丽了……7月19日,前来白银市参加“乡洽会”(2006年全国乡镇企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东西合作贸易洽谈会)的八方来宾,面对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名优精品,恐怕鲜有人会想到,自己正身处一个面临资源枯竭之困的西部城市里。

  人们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有这样的“共识”:产业结构单一,矿产资源日渐枯竭,人才大量外流,经济发展日益落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民生活和就业日益困难。白银市自我扬弃、自我否定和自我创新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似乎正在越来越多地打破了这种“共识”。

  一个最显然的例子是,今年上半年,白银市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进展良好。记者从市招商局获悉,1至6月份白银市共完成签约项目110个,项目签约资金53.19亿元,开工项目96个,完成项目投资8.01亿元。

  虽然经济总量居甘肃省第二位的事实证明,白银市并没有因为资源的枯竭而滞后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无法回避的现实困局是,白银市因资源枯竭而带来的发展难题已越来越尖锐。

  无铜可采的“铜城”

  白银市位于丝绸古道,陇中腹地,南接陇西黄土高原,北临腾格里沙漠,是一座具有悠久采矿历史的城市。

  作为国家“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的白银铜矿,从1954年开始建设,1960年铜硫系统建成并投入生产,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有色金属企业和铜硫生产基地。50年来,已累计为国家生产有色金属470万吨,上缴国家利税150亿元。曾创造了连续18年铜产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成绩。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开采,白银工业经济发展所依赖的铜、锌等主要资源的探明储量已日趋枯竭。1954年开发的白银铜矿,从上个世纪80年代年自产铜5万吨锐减到现在的1万吨;“七五”到“八五”期间投资新建的厂坝铅锌矿由于大规模群采的破坏,造成露天采场大面积塌陷,于1997年7月提前报废;境内的靖远煤业公司,其部分矿产资源也开始枯竭,已有3个矿井关闭,矿山治理困难重重。

  “铜城”即将无铜可采。专家认为,这种尴尬现象在许多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其产生的直接动因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开发。

  如同“三农”问题一样,矿业、矿山、矿工、矿城的“四矿”问题,也引起了相关人士的重视。在2005年召开的第七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白银)论坛上,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朱训、中国科学院院士郑锦平率城市经济、矿产资源、锂氟

化工、有色金属方面的专家暨企业家一行约20人,在白银市就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转型问题进行实地专题考察调研后提出,当前“四矿”问题以矿山、矿城的资源枯竭为导火线,已在我国经济转轨期集中爆发,这既是突出的经济问题又是突出的社会问题,既是个现实问题又是个战略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经济结构单一:

  资源型城市的共同难题

  “这些城市的境遇可以从当地企业的变迁中表现出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秀生曾专赴白银市及白银公司调研,他在接受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白银公司面临的窘境跟全市主导资源的枯竭和单一的经济结构有关。目前,白银公司自产铜资源仅能满足冶炼能力的10%左右,铅锌资源自给率也只能达到25%和40%左右,铝电解所需氧化铝全部依赖外购。

  另外,资源枯竭导致与资源型产业密切相关的矿山基建、地质勘探、辅助生产系统纷纷陷入困境。为铜资源露天开采配套的400万吨/年运输、选矿能力大量闲置,与铜资源相关的中国有色二十一冶公司以及白银公司7个二级单位被迫破产。

  程秀生表示,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生产经营困难,还会累及相关产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引发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如:大中型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流失,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镇人口增多等。在环境方面,白银已成为甘肃大气、水和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

  白银市如同其他资源枯竭型城市一样,面临着如何寻找新的出路、如何转型的世界性难题。

  转型之路:

  一手抓改造、一手抓培育

  “实现城市、产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塑造一个适合经济发展、适宜人们居住的舒适环境。”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白银市从政府到市民已一致地将其视为该市的转型目标。

  2001年来,白银市形成了“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革改制,一手抓替代产业培育发展”,以开放开发和项目带动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明确了转型的重点和方向,着力培育促进经济转型的支柱产业。

  白银市的转型之路,可以概括为:产业发展由资源开采和原材料生产向加工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开发方式由自我开发向全方位开发转变;资金投入由依靠国家投资向大范围招商引资和多渠道筹措资金转变;生产力布局由相对分散向重点区域转变;企业发展由传统经营向创新体制提高核心竞争力转变;农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中共白银市委书记张景辉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白银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发改委,规划提出了加大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力度,改造提升有色金属、

能源和化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接续产业,促进支柱产业多元化,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白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同时,还提出了实现经济转型的主要对策措施及一批重大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高新技术产业在全市接续替代产业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白银市市长袁占亭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介绍说,白银市的产业发展已开始由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和初级产品逐步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源原材料精深加工业。

  “在此大背景下,白银市的国有企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程秀生表示,在白银市促进企业延伸主导产品产业链的政策鼓励下,一些企业以现有产业规模和优势为基础,将产品产业链向“两头”和“上下”延伸,实现了成功转型。如白银公司正朝着西部环保能源利用中心、资源回收与再生新兴产业基地、非金属矿产资源基地的方向发展,已建成了有色金属新材料、氟化工、精细化工、无机化工四个产业园,形成多头并进的产业新格局。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