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暂时等待 还是立即行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 08:54 中国经济时报

  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不同,开出的“药方”自然不同——

  ■本报记者单羽青

  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上半年和第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了10.9%和11.3%。统计数字公布前后,宏观调控成效和未来政策走向一直为
各界广泛关注。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不一,开出的“药方”自然不同。暂时等待,还是立即行动?7月19日,来自瑞银集团和摩根大通两大机构的最新评论就形象地道出了这种差异。

  瑞银集团:先等待针对第二季度的紧缩政策产生成效

  新公布的数据让经济学家们至少达成一点共识:令人意外的国内生产总值高增长率为政府采取经济减缓措施增加了额外压力。瑞银集团亚太区首席经济师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尽管同意这一说法,但他认为,中国央行和政府很有可能在采取任何重要行动之前,先等待目前这一轮针对第二季度的紧缩政策产生成效。对于货币政策而言更是如此,信贷增长率已经在6月明显减慢。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于2006年上半年和第二季度分别增长了10.9%和11.3%,是12年以来官方数据显示的最快增长率,表明目前的经济过热问题甚至比2003年更为严重。但详细指标却显示出不同的结论。信贷、投资、消费和物质活动数据均表明,尽管经济增长迅速,但过热问题仍比3年前有所好转。”安德森说。

  “强劲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足以促使相关部门采取紧缩措施。但从总体而言,我们仍然相信政府将先等待现有政策产生成效。”

  安德森分析,统计方法的自由化是导致近期“加速”的原因之一,因为中国政府正在鼓励统计部门提交更加准确的经济情况说明,即使这意味着提交两位数的增长率。相对而言,目前所观察到的每个指标都表明,经济情况好于2002到2003年过热期的情况:支出活动指数显示了强劲的国内增长,但仍低于2003年的水平,而增长势头已达顶峰。余下的加速度全部来自出口净额而并非“国内过热”的增长。物质活动指数接近但不高于2003年的增长水平,主要是因为建设和基础设施消费的加速;其它指标如能量使用和运输活动等正在逐渐放缓。

  在一致的基础上测量得出如下结果:真实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仍远低于2003年的峰值,该增长率在最近几个季度已趋于平稳。银行信贷增长率仍远低于2003年的峰值,而第二季度的流动资金紧缩也导致了6月的增长减缓。

  另外,安德森还指出,中国政府面临两个三年前所没有的限制:贸易顺差已达历史峰值,而且还在上升,而任何重要的国内紧缩政策都会进一步使进口放慢;重工业的利润率在今年上半年刚开始恢复,政府需要强劲的基础设施和建设消费以支持对机械和材料的需求。

  摩根大通:政府可能于未来数月实行进一步的紧缩政策

  上半年和第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公布后,摩根大通将200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值上调至10%,并预期第三、四季度增长均为同比增长9.3%。其中国研究部主管兼首席

中国经济师龚方雄认为,6月份数据再度显示国内经济活动保持持续、强劲的增长势头,尽管政府在2006年第二季度实行了各项紧缩措施,但工业生产、贸易结余及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关键指标的升幅均见加快。基于季节性预测调整,上半年和第二季度数据可转换为按季增长13.5%(经季节调整并转换为年率)。

  “这些数字,或已向中国政府敲响经济持续过热的警钟,并推动其出台更多的紧缩措施。有鉴于此,我们预期政府有可能于未来数月实行进一步的紧缩政策。”龚方雄说。

  “可能性措施包括加大冲销力度、增加定向商业银行票据的发行、调高银行储备金率、同时调高存贷利率、以及合理拓宽

人民币汇率每日波动幅度,或者综合运用以上各种措施。然而,最高领导层目前尚未就采用何种政策性措施达成共识。”

  展望未来,他预期2006年下半年经济增长或会放缓,反映了此前政府为防止经济过热而采取的措施与预期进一步的紧缩行动的综合作用。同时,随着短期内美国经济出现放缓,预期外部需求将会有所减弱。

  龚方雄是中国少有的有美联储工作经历的经济学家,对利率汇率颇有研究。他预计,中国人民银行会进一步加息,年底借贷利率将达到6.3%(上调45点),2006年第三季度末存贷利率均将上调25点。目前,仍预期人民币将于2006年年底前升至7.5。

  “基本而言,我们认为防止经济过热最有效的政策性措施莫过于调整货币政策,而政治因素对

人民币升值起着关键影响。”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