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低利率背后的财富分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 01:25 北京现代商报

  进入2006年,全球进入升息潮,先是美联储经过数次议息,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至5.25%水平,紧随其后,加拿大、欧盟也先后加入升息队伍。就连被视为低利率政策最后堡垒的日本,也未能在这场潮流中独善其身,于本月14日迈开加息步伐,虽然只上调了25个基点,但意义非凡。

  资料显示,目前国内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在全球20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利率水平仅高于瑞士(利率目标区间1.00%-2.00%)、瑞典(2.25%)和日本(0.25%)。

  对于人民币是否应该升息,政府、学者、公众看法不一。一个典型的观点认为,加息将抑制消费、提高企业经营成本进而影响经济;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目前教育、医疗、养老三大问题未解决前,低利率无助于刺激消费,反而会因为利率过低令投资效率低下,同时刺激

房地产等行业过热,引发金融风险。

  表面上看,双方观点都各有各的道理。不过笔者认为,两种观点似乎都忽略了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手段的另外一个作用——控制社会财富流向。传统的理论认为,低于或高于通货膨胀率的利率,会控制社会财富在“食利阶层”和“劳动阶层”相互流动。假设利率低于通胀率,“食利阶层”的利息收入就会减少,财富缩水。相应的,会使财富流向“劳动阶层”。

  然而,在现代市场环境的情况下,这种理论与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因为,随着各种金融工具的出现, “食利阶层”有愈来愈多的手段来回避低利率风险,如投资实物资产——房地产,便是其中最有效的方式。

  借助按揭贷款等方式,“食利阶层”可以将手中资本成倍放大,然后投入到房地产市场中。各国近百年来的经济史已经证明,当一国利率水平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必然引发房地产、生产资料等实物资产价格上涨。在这一过程中,现代“食利阶层”有资本、有渠道来回避低利率带来的损失,甚至从中渔利。

  而“劳动阶层”似乎就没有这么幸运,高昂的房地产价格连“居者有其屋”的简单愿望都不能实现,更不要说从中获利了。他们的有限资金由于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A股7赔、2平、1赚的现状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个好的投资市场),只能存在银行里忍受缩水。

  更糟糕的是,这些钱又会被低价(贷款利率很低)借给“食利阶层”,进一步推升实物资产价格。而这些价格高企的实物资产又最终会被“劳动阶层”所承担。

  上面现象表明,低利率政策调节社会财富流向的作用已经发生完全相反的变化。

  张景宇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