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大上海理发厅老泉州人的眷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 00:00 东南早报

  早报记者郭华萍文/图

  大上海理发厅,坐落在泉州繁华的中山路上。从一个店面,到三个店面,再到现在的两个店面,理发厅面积的大小,似乎也见证了这家理发厅的兴衰。现在,从三四岁的孩童,到耄耋之年的老者,都还是大上海理发厅忠诚的顾客。在泉州人的心里,“大上海”不仅是理发厅,里面还深埋着无尽的回忆和念想。

  叶梅芳老人曾经是大上海理发厅的大股东,今年已经83岁了,但是她也无法说清楚,大上海理发厅的来历。

  “我20岁那年,因为战争的关系,和丈夫一起,从厦门逃难来到泉州。那时候,大上海理发厅就存在了。”老人回忆,那大概是上世纪40年代中期的事情了。那时的大上海理发厅,是由几个福州人一起合伙开的,其中一个就是叶梅芳丈夫的表哥。

  “我们来到泉州,没有工作,就投靠表哥,在他们的理发厅学习手艺。”叶梅芳说,因为表哥本来是打制金银饰品的,对于经营理发厅并不是很在行,就把手上的股份转给了他们夫妻俩。“那时,我们夫妻俩手上拥有50%的股份,另一半的股份,由其他三个福州人持有。”

  老人说,那时候虽然是“老板”,但也一样是在店里打工。“给一个人理发,收到的钱对半分,一半给个人,一半交店里。因为店里除了几个股东,还请了10多个人,包括记账的,打杂工的等等,这些费用都要支出。请的人多,开销大,利润并不多,就是到年底每人领10多元的红利吧。生意虽然很好,股东也不怎么赚钱的。”

  那时候的大上海理发厅,地址在现今中山中路店面的斜对面,“大上海理发室”几个字至今还留在临街的墙面上。

  上世纪50年代,全国都在搞“公私合营”。在那个时候,大上海理发厅也从“私有”转成了“公有”,并入了泉州当时的“理发社”。

  “我们几个股东,每人领了一点钱,就算把股份转出去了,大上海也成为理发社下面的一个店,我们成为理发社的工作人员。”叶梅芳说,成为理发社的员工后,就要服从社里的分配,有些人就离开大上海,被分配到其他理发店去工作了。“我仍然留在大上海理发厅,一直到我50岁退休的时候。”

  “那时的店面,从外面看起来只有一个,但里面很深,还有两间房子营业,其中一间是专门招待来烫头发的人的。”据老人回忆,后来因为房主要收回房产,也因为生意好需要扩充店面,大上海理发厅才从中山路的西边搬到了东边,店面也从一个扩到了三个。

  成为“公有”后,大上海理发厅在招收学徒的时候很严格。“那时候一般照顾店里的员工子女,有人退休后再让子女补员进入,或者只有在缺人的时候,才招进学徒。”现在还在理发厅里工作的杨师傅说,他也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时候通过补员进入的。

  “大上海在泉州能够出名,就是因为手艺好,技术精,在训练学徒时就特别严格。学徒都由师傅带,第一年要先学习各种理发技术,只能领基本工资,第二年可以帮人家理发,领一点奖金,要到第三年才能够转正。”杨师傅说,每个大上海理发厅的人员都必须要从学徒做起的,“讲究的是底子要硬,技术要全面。”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上海理发厅一直被泉州人认为是最好的理发厅,不仅因为师傅手艺都很好,设备好、卫生干净、服务周到,都让其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我是专门学习烫头发的,烫发的工具,刚开始是用简单的铁丝和鸭嘴夹,后来用毛巾捂,再后来就有了专门的发帽。不过,以前很少有人烫头发,一个月也才两三个。”叶梅芳说,“给顾客理发,要穿上长长的白大褂,衣服每天都要洗,很白,像现在医生穿的白大褂一样。”

  “本来是白大褂,后来因为白色衣服容易脏,料理起来比较麻烦,就改成穿蓝色衬衫。”杨师傅说,现在工作人员每天上班,也一样都要穿蓝色制服。

  理发、剃须、掏耳,在大上海可以享受到一整套的理发服务。“以前给客人理发,都要把这一系列的步骤做下来,这些都是很需要技巧的。后来掏耳被取消了,现在只有一些老客户有要求时,我们才会帮他掏耳朵。”杨师傅说。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大上海理发厅的经营是最红火的。“三个店面最靠南的店面,被单独隔成一间,进行了全新的

装修,还安装了空调。中间那个店面,则专门卖理发用品,是泉州第一家经营理发用品的商店。”大上海一位相关的负责人陈先生说。

  “那时尝试要走高档路线,单独的这间店,从外面引进了新的设备、新的理发工具,还有烫头发用的发帽等等,甚至安装了空调。”杨师傅说,那时大上海的设备,可以说是泉州理发行业中最好的。

  “那时候人们的消费水平慢慢提高了,思想也比较开放了。一听说大上海有了新的设备,很多人都想来烫头发,不仅是市区,泉州其他地区的人,大老远特地跑来排队,等着烫一个头发。”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泉州的民营经济越来越活跃,各种新型的理发店开始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泉州地面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前些年,因为旁边的教堂需要拓宽消防通道,理发厅的店面也由三个缩小到了现有的两个。

  现在的大上海理发厅,通往二楼的楼梯被隔断了,原来放在二楼的一些设备和工具,只能被搁置不用。后面的一块地,也只是用作客人洗头的地方。天花板上,是几把大大的风扇,墙上挂着的还是一些老式的挂历,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斑驳的痕迹。电吹风、烫头发的发帽,也都有了锈迹。

  “空调坏了,也没有再装,工具渐渐磨损后,也不好用了。以前最好最新的工具,现在都已经过时了。”杨师傅说,理发业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但因为缺乏资金和设备,店里都没有再引进了。“现在属于集体企业,我们也要自负盈亏。如果装修,也要我们自己掏钱。现在效益不好,大家也拿不出多少钱来。”

  大上海理发厅的员工,只剩下8个了,还包括了退休后留用的人员。“我们这些人都在这里工作了起码20年了,也是最后一批学徒了。我们退休后,这家店也不知道会怎么样了。”

  不过,记者在店里看到,仍然有不少老人会来剪发,一些中年人也会领着小孩子进来理发。“因为收费较低,很多老年人和工薪层还会来光顾,其中有一部分都是老客户了。从小孩时的‘难剃头’,到长大到现在老了,这些客户都是在这里理发的。”杨师傅说。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