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尴尬中医与寂寞国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 08:37 经济参考报

  客居他乡的中医目前有些尴尬。在俄罗斯,中医已沦为地下行业,从业者因得不到当地政府批准,只能偷偷行医。在美国,中医的独立诊断权得而复失,加州政府管理针灸行业的机构——针灸局也有被撤之虞。中医在大踏步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虽已取得广泛理解和支持,但一些怀疑、不解甚至憎恶的目光也始终不离左右。对此,我们不能不深思。

  应该承认,中医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有自己不争气的地方。就像当初小商品走出
国门时假货泛滥屡遭白眼一样,今天的中医中药也正为自己的“不纯洁”付出代价。几年前,一种飞燕牌减肥茶就把数百名意欲瘦身的俄罗斯人送进了医院,病因就是——肠道损伤。前些日子,美国一位中医师因服用国内某中药厂的“补心丸”而发生窒息性呼吸道水肿,送入医院急救才保住了性命。自己做的药都把自己放倒了,还有比这更具讽刺意味的吗?

  中医的尴尬,当然还有来自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理解障碍。中医秉承的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遵循的是“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主张强体以抗病,习惯扶正以袪邪;不管投药还是针灸,指导思想都是为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补益五脏等。这些深奥的道理,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老外们是很难理解的。即便是中医里常说的“心”、“肺”,也远非他们所认定的“heart”、“lung”。

  此外,像饮食习惯、种族差异等,有时也会给中医的诊治带来困惑。这大概就是水土不服吧?

  严格来说,中医虽然已经走出国门,但我们其实并没有真正准备好。假货猖獗,是我们的管理还没有准备好;理解困难,是我们的营销还没有准备好;水土不服,是我们的发展战略还没有准备好。一个什么都没有准备好的士兵,不顾自身条件仓促应战,除了丢盔弃甲、落荒而逃之外,想像不出还有比这更好的结局。

  中医在国际上的表现,其实只是其国内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国内中医的不景气、不受待见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原因何在?笔者总结了三条:人才培养格式化、行业标准西医化、产业格局边缘化。后两条比较好理解,也是目前媒体披露比较多的。这里着重谈第一条——人才。

  中医延续了数千年,从业者多如过江之鲫,但如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这样的大家却如凤毛麟角,为何?只因中医是一门哲学性、经验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学科,对学习者的悟性和灵气要求都很高。光是切脉一学(脉学),就需要教导、实践和领悟很长时间,而且修出来的“德行”还常常因人而异。中医与儒学道学、易经八卦、阴阳五行甚至武术茶道、琴棋书画等,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中医大家,必定是一个国学集大成者。反过来,国学渊博者,医术肯定也会略通一二——所谓“儒老成医”是也。

  然而今天,国学很寂寞。“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熙熙攘攘中,儒道中落,典籍蒙灰,国学失势,传统难再。中医师的培养被推上了大学教育的“流水线”,高等学府实际成了中医师成才的唯一渠道,家传、师传和自学者,成不了悬壶济世的人。而统一规格、统一模式造就出来的“速成学员”,如果文言文懂不了几个,如何面对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如果史书读不了几本,如何掌握中医和国学的精髓?如果医典半懂不懂、国学似通非通,又如何担当起数千年家业的传承大计?

  我们不需要中医的壳,我们需要中医的魂。


 叶建平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