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顾雏军被永久性禁止入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 02:46 新京报

顾雏军被永久性禁止入市

  证监会对科龙案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顾雏军被永久性禁止入市

  2004年5月9日,顾雏军在北京一会议上。两年后他永远失去了再次涉及证券市场的机会。

  罚款30万元,被永久性禁止入市是目前《证券法》对市场违规者的最高判罚。此外,因涉嫌犯罪,他还将被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张旭东)记者16日从中国证监会获悉,证监会近日已对广东

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责任人员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了行政处罚与市场禁入决定,对科龙电器原董事长顾雏军给予警告、30万元罚款,并实施永久性市场禁入。

  连续三年虚增利润过亿元

  经查明,科龙电器采取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少计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金等手段编造虚假财务报告,2002年年报虚增利润1.1996亿元,2003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1.1847亿元,2004年年报虚增利润为1.4875亿元。

  科龙电器2003年年报现金流量表披露存在重大虚假记载,少计借款收到现金30.255亿元,少计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21.36亿元,多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97亿元。科龙电器2002年至2004年未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等重大事项,也未披露与格林柯尔公司共同投资、关联采购等关联交易事项,2000年至2001年未按规定披露重大关联交易等。

  严友松等人被实施10年市场禁入

  科龙电器上述行为严重违反了原证券法等相关规定。

  根据科龙电器及其责任人员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原证券法、证券市场禁入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证监会对科龙电器处以60万元罚款;对顾雏军给予警告、30万元罚款,并实施永久性市场禁入;对科龙前副总裁严友松等人给予警告、20万元罚款,并实施10年市场禁入;对其他责任人员分别给予警告、5万至20万元不等的罚款。科龙电器案件涉嫌犯罪部分,证监会已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解析

  揭开“科龙牌提款机”真面目

  四年内顾雏军等人涉嫌挪用、侵占科龙电器财产34.85亿元

  一年前的7月29日,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股市上显赫的资本运作高手顾雏军,在北京首都机场被公安部门采取强制措施。一年后的今天,顾雏军被中国证监会认定为证券市场禁入者,永久性不得担任任何上市公司和从事证券业务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

  证监会同时发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披露出科龙电器案相关内容,从而揭开了顾雏军团队为科龙公司虚增利润涉嫌犯罪事实的冰山一角。

  用假账维持科龙电器利润增长

  顾雏军在资本市场成名,不过近6年的事。其实,顾成名于17年前。1989年他以其自诩的“顾氏热力循环理论”新技术闻名于业界,并颇为神秘地积聚了进入资本市场的资本。

  2000年,顾将其麾下私人公司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2001年收购国内知名企业科龙电器公司,并以其为平台迅速扩张,接连收购美菱电器、

亚星客车等国内上市公司,兼任众多公司的董事长,也登上了不同版本的“中国富豪排行榜”。

  在回答其收购资金来源的质疑时,业界曾流传顾的一句豪言壮语:“我惟一不缺的就是钱,我的钱有国际背景。”后来证实这都是谎言。

  顾雏军的“秘密”就是把国内上市公司科龙电器当作“提款机”,并通过假账来维持科龙电器的利润增长。

  据查证,在2002年至2004年的年报中,科龙电器年报累计虚增利润近4亿元。而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顾雏军等人涉嫌挪用、侵占科龙电器财产累计发生额为34.85亿元。

  500多个银行账户频繁转移资金

  进驻科龙公司不久,顾雏军便开始在各地收购或新设控股子公司。调查显示,到案发时,科龙公司共有37家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28家分公司。而顾的私人公司格林柯尔公司在国内亦拥有12家公司或分支机构。

  顾雏军及其团队,以科龙系列公司和格林柯尔系列公司作为平台,通过众多银行账户,频繁转移资金,以满足不断扩张的资本需求。

  科龙公司与“格林柯尔系”之间的资金转换之频,连具有丰富调查经验的证监会工作人员都为之吃惊:科龙公司在银行竟设有500多个账户,连不起眼的公司内部工会组织的账户,都被借来转移资金。

  顾雏军首次大规模挪用科龙公司资金,竟是为了设立收购科龙公司的顺德格林柯尔公司之用。

  2001年10月22日,顾雏军以现金3亿元和专利技术使用权评估9亿元注册顺德格林柯尔公司,准备收购科龙公司,但其无形资产的出资比例不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为将其无形资产比例降低,顾雏军在2002年5月14日从科龙划拨1.87亿元到顾雏军在天津的私人公司,当日与顺德格林柯尔公司利用资金对倒的手法,虚假放大为6.6亿元,虚假出资满足了注册条件。

  此后,这样的挪用资金行为频频上演:为收购

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顾雏军2003年6月20日在扬州注册了扬州格林柯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注册验资过程中,涉嫌占用科龙电器2.9亿元,且科龙电器未予披露。此后,扬州格林柯尔为筹集要约收购亚星客车股份的专项资金,于2003年12月10日至15日期间占用科龙电器1.65亿元资金,科龙电器未予公开披露。

  年报未披露使用关联方巨额资产事项

  “科龙”与“格林柯尔”好似共生体,前者活跃在资本市场,后者则隐于身后,两者之间资金频繁转让,有时还共同投资,关联交易。

  经查证,2002年5月,江西格林柯尔资本有限公司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了协议。2002年10月,江西格林柯尔作为投资主体兴建厂房,江西科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上述厂房内投巨资兴建12条空调生产线,并于2003年11月投入试生产,当年产量4000多套,2004年产量达30多万套。

  对上述事实,科龙电器2002年、2003年年报未披露江西科龙与关联方江西格林柯尔共同投资的事项,2003年、2004年年报也未披露使用关联方巨额资产的事项。

  据参与科龙案调查的人士称,处罚决定书所公布的“科龙与格林柯尔”的关系内容,仅为冰山一角,科龙与格林柯尔之间上演过无数“左右手”互换的把戏。而顾雏军在顺德、扬州设立格林柯尔公司时,也都曾通过各种方法挪用科龙公司的资金。

  据了解,科龙案至此尚未画上句号。在证监会和公安部门的调查中,还发现顾雏军等人侵占、挪用科龙巨额财产等涉嫌犯罪事实,其中包含了其在收购亚星客车、美菱电器等公司时的种种不轨行为,以及其中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证监会已将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据有关方面透露,顾雏军一案日后将开庭审判。

  新华社记者张旭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