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学者建言经济转型应从收入分配突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 01:25 北京现代商报

  商报讯 (记者 杨雪婷) 中国经济难是由投资拉动型、出口拉动型发生转变的根本问题在于储蓄率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则要改变宏观收入分配现状。

  昨天,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与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经济形势讨论会”上,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抛出了从改变宏观收入分配体制着手来解决宏观经济结构难题的观点。

  所谓宏观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分配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三者分配关系。宏观分配关系反映了三个收入主体的利益格局状况。

  “储蓄率高不投资怎么办?投资下来,产能这么大,不出口能干什么?” 范剑平指出,这是目前中国经济学家要回答的两个难题,高储蓄带动高投资形成的产能又进一步刺激了出口的增长,这是由中国经济内在特点决定的,“但高储蓄不仅仅是居民的储蓄,还是有政府和企业的储蓄。”

  据央行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储蓄率高达46%,居民储蓄存款14万亿元,而其中企业存款10万亿元。

  “从1997年以后,宏观收入分配逐渐向政府和企业倾斜。”范剑平指出,政府有了钱后没有提高公共服务而是形成新的投资,从而导致居民储蓄率高居不下,而企业的收入,典型的如国有企业的收入,由于不向国家也就是资产所有者分红,这笔收入最后又形成了新一轮投资。

  而清华大学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给世行的一项研究结果也支持了范剑平的这个观点。

  “我们考察中国20多年来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源发现,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是来源是‘国内没有经过金融中介的投资’,即主要指企业的各种留利和折旧,而通过银行中介和证券市场这两个渠道的投资来源比重则很低,商业银行被边缘化了。”李稻葵说。

  这一方面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的货币政策会失灵,一方面也表明宏观收入分配向资本所有者也就是企业和政府倾斜了。

  “宏观收入分配应该向居民倾斜,政府应该调整投资方向,投向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企业则要强调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将国有企业的利润划归社保。”范剑平指出,只有这样才能为两个问题的解决找到出路。

  相关新闻

  清华预测我国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31%

  我国紧缩货币政策亟须落实

  商报讯 (记者 杨雪婷) 昨天,清华大学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举办的“经济形势讨论会”给出了对宏观经济的新一轮预测,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仍然热度不减,GDP的增长达到11.92%,高出一季度近12个百分点,全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达31%。

  这项预测表明,尽管央行出台了紧缩的货币政策,但今年全年货币供应环境仍比较宽松。

  对目前这种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GDP高增长形式,与会的经济学家普遍表示了担忧。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则指出:“经济增长是有周期的,大起后必有大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带来的产能过剩可能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范剑平对目前形式的判断是,经济热尚未到全面调整时,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问题就难解决了。他所说的任其发展下去是指

宏观调控政策在传导中出现了问题,紧缩的货币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商业银行难抑贷款冲动,而地方政府通过取得土地出让金等手段让自有资金充足后,则一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不需要再开药方了,再好的药方开出来没人吃也没用,关键是要真正落实政策!”范剑平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