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抑制由于资金面泛滥而导致的宏观经济数据隐现的“热苗头”,这些温和的措施并没有使得6月份的宏观经济相关数据降温。经济升温明显6月份3600亿的信贷增幅虽然同比下降,但是环比增加,前半年的信贷增幅超过了全年目标的85%,紧缩效果对信贷增幅的影响不明显;前半年投资增幅传言31.3%,由于1-4月份都在27%左右,所以6月份单月的投资增幅将达35%,升温明显,信贷大幅增加及十一五计划新开工项目为投资增幅提供了资金面和政策面的支持。二季度GDP增速在10.9%,高于一季度0
.6个百分点,如果说一季度的GDP引起管理层的关注,那么面对二季度10.9%的增幅,紧缩政策的出台恐怕已“箭在弦上”;而6月份CPI同比增幅1.5%,比上月上涨了0.1个百分点,比起前几个数据来说,相对温和,但是PPI同比3.4%的增幅的明显长高于上月近1个bp,显示出工业品企业的需求开始旺盛;M2增速18.4%,比上月的下降显示出6月份股市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分流左右,而贸易顺差145亿的巨量又为M2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虽然这些数据除了贸易顺差外,其他都还未公布,但是在市场广为流传,如果数据属实的话,无疑将给此前一直等待二季度数据出台、观望债券的投资者较大的利空,尤其是投资和GDP增幅高企很多,而这两个数据又是管理层出台政策的关键性指标,所以央行很可能出台进一步的紧缩政策,而紧缩的手段和力度则更是市场关注的。人民币升值?最根本有效的手段是提高人民币升值幅度,但是升值大幅度加快将会吸引更多游资,游资的不稳定性虽然不易控制,但是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量比较大,可以作为游资届时大规模流出的重要后盾。这种手段虽然效果最好,但是由于我国汇改出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管理层这方面的经验比较少,此做法另外一个缺点由于升值幅度的加快,在出口企业不能及时转型的情况下,影响出口企业的效益,使得出口企业利润下降,而出口是“三驾”马车中的重要一驾,不利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公开市场操作?通过管理层的公开市场操作大规模的回笼货币,收紧流动性,表现为:管理层在公开市场上大规模的发行央票和进行正回购或者货币的掉期交易,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不会影响到人民币币值的大幅波动,而且汇率可以按照管理层的引导而变动,又可以有效的收紧流动性。缺点在于:一方面央票和回购利率容易干扰二级市场债券和货币利率,而且大量央票上市后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很大的削弱了管理层的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央票发行和回购加大了管理层的付息成本,而且3月期和1年期的央票都属于短期债券,到期后又面临着很大的流动性投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只能形成恶性循环。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运用比较猛烈的手段收紧基础货币,即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手段,这种手段可以从根本上收紧流动性,但是对货币市场的影响比较大,不宜多用;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容易一刀切,对宏观经济的紧缩作用明显。不仅仅是针对目前的信贷和投资增幅过大的一种手段。综上三种办法,在上半年管理层出台的政策中,更侧重的是使用后两种,因为一次性的大幅升值对经济的影响是管理层不易控制的,下半年采用的可能性也不大。治理宏观经济过热的苗头要各种办法结合起来,有软有硬,一方面缓步提高人民币升值幅度,放宽对QDII的限制;另一方面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回笼力度,引导债券价格走高;还有就是提高资金价格,即采取加息的策略,把过多的流动性收回到机构尤其是银行手中,然后为债市提供一个较高的收益率。几种手段的配合才能引导资金流的合理分配。[][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