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化工石化项目成“定时炸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 12:37 经济参考报 | |||||||||
八成处在环境敏感区半数属于重大风险源 本报讯 国家环保总局11日对外公布了全国化工石化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排查结果。结果显示,总投资近10152亿元的7555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中,81%布设在江河水域、人口密集区等环境敏感区域,45%为重大风险源。
专家指出,我国的化工石化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布局性环境风险,如果不采取有效风险防范措施,将无法遏制突发性环境事故的激增势头,要警惕这些化工石化项目成“定时炸弹”。 记者了解到,此次排查的7555个项目中,国家级项目127个,省级及以下项目7428个。在全部项目中,布设在江、河、湖、海、水库沿岸的项目1354个,占17.9%;布设于城市附近或人口稠密区的2489个,占32.4%;布设于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10公里)内项目280个,占3.7%;布设于大江大河干流的项目535个,占7%;布设于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的100个,占1.3%;布设于三峡库区的项目86个,占1.1%。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对记者说,我国化工石化行业存在着严重的布局性环境风险,这是去年以来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激增的根本原因。这些环境风险,是过去数十年中因产业布局不合理累积而成的,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只能通过加强环境安全防范措施,调整产业结构逐步予以补救。 潘岳强调,对于“问题项目”,措施不力而又具有重大环境风险隐患的,要立即采取措施整改,目前四级环保部门已责令3745家企业进行整改,49家企业落实搬迁;环境风险评价内容、应急预案、应急监测体系和风险防范措施不完善的,要在限定期限内补充完善;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布局不合理的园区、企业,要通过“以新带老”、整改、搬迁、关闭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改进完善。不能完成的,不批准其上新的建设项目。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雷鸣教授说,环保总局的排查结果折射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传统生产力布局条件下,地区、行业发展更注重经济成本、收入成本,而对于社会成本、环境成本考虑较少;另一方面,目前环境保护监督、评价力度远远不够,缺少全面系统、高层次的监督评价体系。 针对存在的问题,雷鸣教授建议加强对化工石化项目监督管理,警惕这些项目演变成“定时炸弹”。他说,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大力实施“绿色规划”,引导行业、企业发展从只关注经济到兼顾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的发展。 与此同时,应进一步完善“环评法”,加强战略发展规划审批的力度,由更多地关注项目环评到建立规划、战略、项目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国家有关部门必须进行全国性的统一发展规划,根据现实需求与各地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能任由地方盲目上项目。”雷鸣说。 雷鸣还建议,加强公众对地方化工石化行业发展规划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并借鉴国外化工园区建设的丰富经验,强化园区布点和总体规划的论证,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无序竞争。 记者:李佳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