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资涨价挤压粮农增收空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09:57 经济参考报 | |||||||||
本报石家庄电 记者日前走访河北邯郸、衡水等小麦产区了解到,今年的小麦价格有下行趋势,农资价格的上涨抵消了农业补贴和取消农业税带来的优惠,导致种粮成本增加,“一上一下”挤压了农民增收的空间,农民种粮积极性因此降低。 记者从麦收前召开的河北省夏粮收购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今年河北省小麦播种面积3625.86万亩,比去年增加67.61万亩,增幅1.9%;预计总产117.5亿公斤,比上年增加2.5
与此同时,河北省物价局成本调查队对农资的调查显示,一季度河北省农资市场价格同比除尿素基本持平、碳铵价格下降外,几乎全线上扬。 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的个体农资销售点互相串通哄抬物价,每到农民集中购买化肥时,价格就要上涨三五元。麦收前,还有一些个体加油站和国营加油站勾结,利用晚上将国营加油站的大部分柴油买走,个体小贩大量囤油,造成国营加油站闹油荒,本来4.7元/升柴油,个体加油站卖5元/升的高价。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很难监管到位。 虽然小麦增产,但“一上一下”使农民收益并没有因此增加。临漳县柳园镇二分庄村59岁村民代景富家有4口人,平均每人只有5分地,两个孩子外出打工,老两口负责种地。他家种了两亩小麦,代景富从头到尾给记者仔细地算了算每一亩的投入:耕地30元;粉碎玉米杆30元;20斤种子共25元;播种10元;各种化肥120元;浇水150元;农药10元;收割30元,共计405元。按收获800斤计算,一亩地的产值为560元,减去投入,每亩收益155元。但是,如果考虑人工投入,每亩按7个人工、每个人工20元计算,这项投入为140元。仔细算下来,代景富的两亩小麦实际收益只有30元。“小麦浇水多,施肥多,不挣钱,老百姓种着没劲。”代景富对记者说。 此外,临漳县柳园镇的一些农民反映,国家下拨的10元良种补贴既不发现金,也不发种子,而是给一张“票”。同样是“蠡玉16号”玉米种,在同一个委托销售点,如果用现金买,价格为18元,如果用“票”买,就变成了24元。当地53岁的村民刘锋说:“国家实行良种补贴是个好政策,可一到基层就走了样,农民没得到全部实惠,让卖种子的抽走6元,我们实际只享受到4元。” 河北是今年国家对小麦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的试点省份之一,虽然实行“托市”收购,稳定了粮食价格,但相对于农资等种粮成本大幅上涨,农民的种粮收益仍然偏低。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农民有无种粮积极性,完全取决于收益,在各地农资价格趋同的情况下,农民种粮收益情况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土壤和水利条件。一些地方的农民仍然没有摆脱自然生产条件的限制,种粮收益偏低使农民转向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 为此,有关人士建议,基层政府必须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的惠农政策,确保不走样;化肥等农资的季节性需求明显,应建立农资专项储备金制度,用于农资冬季储备补贴,以稳定农资市场;主管部门加强农资市场价格监管,及时了解和掌握农资市场行情,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把农资的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情况通知到乡村,接受群众监督;开发、推广节水高产型粮食品种,减轻农民负担。也有农民建议,国家应该在缺水的地方发放“灌溉补贴”,降低浇地成本。 记者 王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