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受访浙商对未来缺少明确规划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00:21 东方早报 | |||||||||
调研中的浙江商人,他们的从商之路从来都不曾停止过。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浙商对自己企业未来发展缺少明确规划,下一步的方向不甚清晰。房地产是三成多浙商打算投资的方向,除房地产外,金融、高新技术、服务业也是浙商看好和计划投资的行业。 浙商企业
快速成长更应规划未来 上世纪80年代起家的浙商给这个群体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由小起家、顽强打拼、企业壮大……那么这些最普遍的浙商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究竟如何呢?从规模上看,不论是人数或是营业额,大多数企业都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人数在百人以上的企业接近70%,而营业额上亿元的企业已经超过了40%。同时,超过一半的浙商企业处于快速成长期,处于这样阶段的企业往往面临企业的扩张和规模的快速增长,而与成长相伴的,则可能是人才、资金以及企业管理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浙商更应该审时度势,慎重地对下一步发展作出规划。 调研中的浙江商人,他们的从商之路从来都不曾停止过。今日的世界为浙商提供了更多机会,也对很多浙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资金、竞争、壁垒、政策……这些都是浙商不得不面对的。 最头疼:人才问题 将近90%的浙商对目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持乐观态度,认为不论是各地政府,或是国内国际的市场,都为浙商提供了很多的发展机会,但同时浙商并不盲目乐观,超过九成的浙商同时指出,面临的挑战“很大”或者“比较大”。 同时,浙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难题,近60%的浙商提到企业缺乏合适的人才。这并非因为人才难觅,而是因为大多数浙商都是家族企业,其人才引进机制不够完善和成熟,对亲缘关系的绝对重视阻碍了这些企业的人才引进,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建立和磨合还需要时间,同时很多老一代浙商的“接班人”培养也不甚理想,这都是导致浙商感到人才缺乏的重要原因。 将内外部环境分开来看,外部环境中,市场竞争以及国家的政策因素提及次数最多,市场,浙商可以很好地把握,而宏观政策则让浙商比较苦恼,政策一变,市场形势可能发生逆转性的变化,另一方面,他们也期待更多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出台并且能得到落实。内部来看,作为企业发展中的血液:人才和资金,似乎已成为浙商发展的瓶颈(如图2)。 下一步发展方向不甚清晰 浙商对于外部环境乐观的同时,对企业内外部所面临的难题也有深入的思考,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浙商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是否已经成竹在胸、为企业作出了清晰的规划呢?调研发现,六成以上的浙商对未来发展缺少明确规划,其中三分之一的浙商认为“下一步的规划就是企业正常发展”,前瞻性和战略眼光欠缺。同时,超过20%的浙商表示他们有点困惑,未来发展的方向不甚清晰。对企业中长期发展做出规划在他们看来并不那么重要,尽管外部环境时时变动,但企业若要在激流中勇敢前进,则必须对企业的定位、目标和蓝图做出规划(如图1)。 房地产仍是最爱新兴产业受冷遇 浙商未来几年的投资领域方面,房地产依然为浙商所看好,以稳健著称的浙商自然没有错过这一良机,很多浙商都涉足房地产业。2005年到2006年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旨在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良性发展的“严厉”政策和措施,即便如此,依然没有打消浙商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信心,也许从长期看来,房地产行业依然可以作为浙商一个较为稳定的现金牛。 除了房地产外,金融、高新技术、服务业也是浙商看好和计划投资的行业,仅有个别企业家提及网络、风险投资、创意经济这些在中国来讲相对较为新锐的产业。总体看来,浙商对于新兴产业的兴趣有限,新经济中的新概念、新模式似乎离浙商很遥远。 这再一次凸显了浙商“做熟不做生”的特点,有调查显示70%以上的浙商仅有初中文化程度,这也决定了大多数浙商不可能很快涉足新兴行业。(感谢上海海略管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提供数据和分析) 调查缘起 在中国,从三亚到漠河,浙江商人的身影随处可见,与明清时期辉煌一时的晋商、徽商两大商帮一样,浙商已经成为时代商业精神的一种象征,代表了整个中国最具市场意识和开拓精神的一个群体。经过二十多年的艰难摸索和发展,浙商已经名噪天下,他们为什么在从商的路上如此执着和成功?在今天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在国内国外的挑战面前,浙商应该如何面对?是改变?是坚持?他们对于下一步的发展都有怎样的规划?为了了解进而深入剖析浙商对于下一步发展的看法,借势浙商大会的顺利召开,上海海略管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共访问到浙商近50人,从这些代表了最普遍的浙商群体身上,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