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在商场看到标有“建议零售价”或者“全国统一零售价”之类牌子的商品,我都难以克制以下的冲动:一,把导购叫过来;二,问问他(她)不统一或者非建议情况下怎么卖;三,绝对不买。
建议零售价或全国统一零售价,无非是厂家在商品出厂时,给商品确定一个大致的销售价格。在实际的销售中,诸如牙膏、方便面之类的小商品的建议零售价或统一零售价,
往往就是该商品的实际销售价格。然而,更多的情况则是建议或全国统一零售价与实际零售价相差甚远。明明只卖68元一件的毛线衣,标签上的建议零售价却是388元;建议零售价为188元的男式衣服,商家打上一个大大的“折”字,39元就卖出;在很多服装店中,零售价都比建议零售价低20%~80%不等,让人大跌眼镜。
由此可见,现在的全国统一或建议零售价,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商家在促销中频频打出的“擦边球”。所谓“建议”或“统一”,应该是有参考价值的,但当这个商品价格被“建议”或“统一”得过于离谱时,其参考价值还会存在吗?在现实消费中,这倒似乎成了消费的误导工具。那么,在这个理性消费的时代,即后现代性的消费时代,建议或统一零售价到底有没有严重地误导消费者,它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
建议或统一零售价的推出,其动机和初衷在于避免经销商擅自抬高商品零售价格,侵害消费者利益,从而更好地规范消费市场及保护产品品牌形象,是替消费者提供购物参考价格的一种提议性的企业行为。它的制定并非随心所欲,而是按一定的公式套算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来的统一或建议零售价,某种程度上可以遏制商家的暴利行为,增加价格的透明度,给消费者一个可以衡量的尺度,对漫天要价的商家是一种约束。厂家、商家、消费者三方可以围绕建议或统一零售价这一基准,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合理调节最终售价,达到产、供、需三方利益的相对平衡。从这个意义上,推出建议或统一零售价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值得提倡。
但显然,眼下市场有些“建议零售价”或“全国统一零售价”的标价行为已经完全脱离了厂家初衷,更重要的一点是定价没有任何依据。根据《价格法》的有关规定,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经营者有上述行为的,属于不正当价格行为。 作者:胡立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