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国产品牌领跑高清电视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6日 08:18 中国质量新闻网

  自今年3月31日以来,信息产业部发布了《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基础标准》、《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标准》、《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机顶盒标准》、《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机卡分离标准》等25项行业标准,高清电视正成为彩电消费的时尚潮流,同时高清电视的市场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虽然国外企业在高清电视关键件方面占据着技术优势,但是国内高清电视生产厂商凭借品牌、渠道、价格优势从不同角度拓展在高清电视市场的份额,推动总体市场不断攀升,成为新的市场消费热点。

  消费者不再盲目“崇洋”

  记者从北京赛迪数据有限公司近日举办的“中国高清电视市场高峰论坛”上了解到,国产品牌已经在中国高清电视市场的角逐中显示出自己强大的实力。康佳的高清电视在品牌、产品质量与营销方面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获得了高清电视“世界杯”用户满意品牌奖、高清电视“世界杯”用户满意产品奖、高清电视年度行销成就奖、高清电视“世界杯”营销创新奖、高清电视“世界杯”杰出销售奖五项殊荣。上广电、夏新高清电视获得用户满意产品奖、高清电视用户满意技术创新奖,夏新的高清电视还获得高清电视用户满意色彩奖。这一结果表明,在当前国内高清电视市场上国产品牌占据领先的优势。

  自高清电视标准颁布后,中国高清电视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期,并且以国有品牌为主导。根据赛迪数据的调查结果显示,从已购买的数字高清电视来看,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为76.7%,国外品牌市场份额为23.3%,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明显高于洋品牌。从品牌的市场分布来看,康佳、TCL、海信占据市场前三甲的位置。在打算购买高清电视的消费者中,78.2%的消费者欲购买国产品牌产品,21.8%的消费者打算购买国外品牌产品,这一结果说明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国产品牌,可见,在高清电视未来购买方面,国产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占有很大的地位,消费者不再盲目崇拜国外品牌。

  技术创新造就高质低价

  为了抢占技术的制高点,摆脱产品同质化的现象,彩电国产品牌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狠下工夫,他们采取自主研发、合作等方式,掌握了最新的技术,为高清电视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业内人士认为,应用技术的先进与否直接与产品的品质优劣相关。高清电视能否在彩电市场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主流是与其技术特性、研发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紧密相关的。目前,高清电视涉及几十个主要专利,这也是高清电视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在应用技术创新领域,我国彩电企业正在积极探索研究。康佳凭借在高清领域的多项技术积累。率先推出第二代丽翔引擎技术,大规模推广双倍高清产品;夏新在液晶电视上全面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双核芯”技术,处理速度更加高速、画面更加平滑细腻,整机性能更加稳定优异,亮度、色度、对比度表现更好,夏新也因此荣获用户满意技术创新及色彩奖。

  创新营销揭开新篇章

  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是产品营销的两个重要方面。技术的进步保证企业拥有核心

竞争力,推动产品升级;市场的培育形成广阔的消费需求,拉动产品销售。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形成合力将决定企业营销的成败。中国高清电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内外企业的辛勤耕耘,特别是在营销差异化领域内很多企业都有好的做法。例如,2005年夏新提出液晶电视“价值论”,产品坚持走品质路线,依靠“惊视”系列的热卖快速成长,成为2005年度崛起最快的液晶电视厂商之一。2006年夏新依托自身强大的上下游资源整合能力,推出了“全高清”战略,顺应了高清平板的发展潮流。

  另外,目前消费者早已对广告轰炸、路演、抽奖、竞猜、买赠等企业常规使用的营销方式产生心理疲劳,拥有较强的戒备心理,而寻求与消费者的深层沟通、获得市场认同,成为我国高清电视厂商“新法宝”。借势营销在此需求上诞生,成为营销热点。

  4月24日,康佳宣布启动“

客厅革命”行动,对包括37英寸至47英寸全线客厅平板产品进行大幅调价。近期,康佳牵手“开心世界杯”,推动互动式的营销,以强大的影响力和高度趣味性吸引了球迷广泛参与,再次赢得了消费者广泛认可,有异曲同工之妙。

  彩电企业运用借势营销的新模式,通过互动,化解消费者心理防线,达到了与消费者的深层沟通,获得市场认可,为市场树立了新典范。

作者:陈军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