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世界为什么躲过了石油危机,美国立头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 08:42 扬子晚报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不仅通过自己印制的美元获得了石油,而且还从美元环流当中继续获益。

  马丁·沃尔夫是英国《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最近,他在一篇文章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次国际油价暴涨没有发生石油危机?这篇题为《令人尊敬的债务国让世界躲过石油危机劫难》的文章认为,美国作为可依赖的债务国使世界经济保持活力,因此世界
躲过石油危机的难度比前几次小得多。

  石油危机即由于油价高涨、支付能力不足而随时有可能发生石油供应中断的可能性。典型的石油危机是1973年~1974年和1978年~1981年的两次石油危机。

  目前,

美联储自2004年6月以来已第17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市场普遍预期,本轮提息周期将暂时告一段落,大宗商品价格因此再次暴涨。目前
国际油价
维持在73美元/桶左右的名义价格水平上。国际油价的上涨实际上从2002年就开始了。但到现在为止世界依然没有爆发石油危机。而且,虽然人们认识到油价高涨对世界经济的挑战,但对于石油危机却远远没有历史上的两次石油危机到来前的那种恐慌。这是为什么呢?

  石油消费国是否具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是石油危机是否会发生的条件之一。所谓支付能力,即石油消费国群体的弥补石油贸易逆差的能力如何。沃尔夫认为,当前经常账户赤字状况与30年前明显不同。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的石油贸易存在巨额逆差,总体却没有大量负债。这次,除美国以外,发达国家的经常账户呈现巨额盈余。2002年至2005年,这些国家不包括石油贸易在内的经常账户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增幅略超过0.4%,几乎抵消了它们不断扩大的石油贸易逆差。20世纪70年代,不从事石油出口贸易的发展中国家出现巨额经常账户赤字,使当时所谓的石油美元停止“循环”,结果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灾难性的债务危机。而这次,这些国家经常账户赤字总额占它们国内生产总值总额的比重小得多,陷入严重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这次,美国是最大债务国。2002年至2005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而它的石油贸易逆差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提高了0.9个百分点以上。

  沃尔夫的结论是,美国使世界经济得以继续保持活力。像现在这样,当石油出口国试图增加其他国家负有的债务时,进口石油的主要债务国并非信用度低的发展中国家,而是介入其自身货币的美国。

  实际上,历史上的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都始于石油供应骤然减少,短缺造成了恐慌而令石油消费国措手不及。只有在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后期,西方石油消费国才组织了成功的国际合作,迅速化解了危机。成功解决石油危机的范例是1990年~1991年波斯湾危机时期,当时由于联合国、IEA、OPEC和北约等国际组织的努力,国际市场石油供应充足,1991年1月国际油价反而出现了大幅度下跌的现象。这次国际油价的上涨之所以没有发生石油危机,恐怕就在于还没有类似的导致供应短缺的国际政治事件发生。即使石油供应暂时短缺,只要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能够迅速增加石油供应,也不会出现油价大幅度上涨的危险。

  沃尔夫的分析有些道理,但也多少有些偏颇。第一,石油供应的短缺没有出现。至于伊朗核危机会不会引发供应短缺,以及国际社会如何应对供应短缺的出现还有待观察。第二,对石油需求巨大的新兴经济体都为化解石油危机作出了贡献。这些国家强大的支付能力弥补了石油贸易逆差。同时大量的经常项目盈余又以美元的形式重新回到了美国市场,变成在美国的股权和债权投资,维持美元环流机制的运行。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不仅通过自己印制的美元获得了石油,而且还从美元环流当中继续获益。(管清友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