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升级换代:一壶水煮出健康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 07:47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电热水壶产品不能仅仅停留在方便、简单、快捷地加热上,而应通过技术进步,加速产业升级换代步伐,向健康、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并通过消费引导,凸显知名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为消费者追求高质量的健康生活服务。”6月30日,在首届中国电热水壶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陈钢如是说。

  本届论坛由中国家电研究院与国内电热水壶行业知名企业联合举行,旨在提升我国
电热水壶产业的整体实力,加快培育更多的电热水壶名牌企业和产品,有效改善我国居民的健康饮水环境。

  目前,我国居民最习惯的饮水方式主要有自来水直接加热饮用和

纯净水饮用两种,但它们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其中,自来水直接加热并不能完全除去水中的有害物质,如镁离子等;而纯净水由于保质期短,再加上企业对回收桶的处理工艺如不严格控制,容易导致水质的“二次污染”。这两种饮水习惯都会直接或间接的给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能即饮即烧、加热简单快捷的电热水壶,随着产品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日益显现出了竞争优势。

  据悉,电热水壶作为国内小家电产业中颇具竞争优势的产品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进入成熟期,产品技术趋于完善,在国内城镇居民中的认知率已高达70%以上,特别是最近6年来,它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从1999年的10.99%上升到2005年的23.45%,而且这一数字还呈上升之势。目前,国内电热水壶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等地,在激烈的竞争中,已成长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和品牌,像东菱、亿龙、艾美特等,他们的产品质量已满足了欧美对环保、健康的多项要求,出口量逐年增加。其中,广东东菱凯琴集团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电热水壶生产制造商,每年有1200万台电热水壶走上国际市场。最近几年来,因为看好小家电需求旺盛的市场和较高的利润空间,许多国内知名大家电品牌制造商,也纷纷涉足小家电生产领域,他们利用品牌和技术优势,抢占市场,以此作为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眼下,以美的、格力等为首的大家电品牌,也推出了电热水壶产品,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中国家电研究院副院长邴旭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我国电热水壶在安全标准、质量和检测水平上已与国际水平相当。据介绍,在国家最早实施的

长城认证和2002年起启动的3C认证中,电热水壶均被列入其中。为了提高电热水壶的产品质量,从去年起,国家加大了对该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力度,抽样合格率已从72%上升到82.6%。抽样结果显示,规模大的企业质量稳定,产品外形设计美观,但部分小企业对零部件及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有的还擅自改变产品的结构,使产品质量和安全不符合标准要求。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陈钢说,中国已成为世界电热水壶产业生产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原因有四:首先,作为一种健康饮水产品,电热水壶目前在国内市场的普及率还不到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95%的水平;其次,放眼全球市场,国内电热水壶的产品研发处于跟随状态,在设计上也没有像欧美、日、韩等国的产品,形成符合本国居民消费习惯的特色;第三,产品主要靠低廉的劳动力和较高的能耗取胜于市场,附加值低;最后,知名品牌的影响力主要局限在业内,缺乏在社会上影响大、知名度高、被广泛认知的品牌。同时,产品出口主要以OEM为主。陈钢说,要改变这种现状,加快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让技术含量高的智能型、节能型、健康型产品引领消费潮流,并向消费者宣传推广电热水壶在健康饮水方面的比较优势,应是全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此次论坛上,广东东菱凯琴集团向市场上推出了代表我国先进水处理技术的高科技电热水壶产品:东菱6048C过滤电热水壶。该产品采用英国STRIX公司最新过滤技术制成,不仅能有效杀灭微生物细菌,而且还能彻底清除自来水当中的硬水物质,如镁离子、碳酸根及重金属等,优化水质,是国内电热水壶更新换代产品。为了推广新型健康饮水产品,东菱凯琴集团还提出了“2.5次健康饮水革命”这一新型消费理念,旨在强化运用了高新技术的电热水壶产品是介于桶装饮用水和直饮水之间的健康产品。这一举动,得到了亿龙电器公司、艾美特电器公司以及大连三洋电器公司等在内的国内知名电热水壶生产企业的积极响应。

  下一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将利用今年9月电饮水机(壶)行业产生的中国名牌产品及其带动作用,促进电热水壶行业技术更新步伐。同时,加强对居民健康饮水的宣传,使名牌电热水壶成为居民生活中必不缺少的产品。

作者:郑建玲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